“每看事有難行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每看事有難行處”全詩
每看事有難行處,未見心無不愧人。
秋稔粥饘猶可繼,夜涼燈火已堪親。
閉門讀易吾謀決,莫用蓍龜問鬼神。
分類:
《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是宋代詩人方回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抒發自己的心情和思考,表達了作者在官場歷練中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身歷干戈百戰塵,休官仍似布衣貧。
每看事有難行處,未見心無不愧人。
秋稔粥饘猶可繼,夜涼燈火已堪親。
閉門讀易吾謀決,莫用蓍龜問鬼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作者自身的經歷為背景,通過對自己身世的回顧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官場生涯和現實困境的理解和感慨。
詩詞的開頭兩句“身歷干戈百戰塵,休官仍似布衣貧。”描繪了作者經歷過戰亂和官場掙扎的辛苦歷程,盡管辭去了官職,但內心依然感到貧困和無奈。這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失望和對世事的深思。
接下來的兩句“每看事有難行處,未見心無不愧人。”表達了作者對人世間困難和挑戰的觀察,認為每個人都會在面對困境時感到愧疚和無力。這種觀察使得作者更加深刻地思考人性和人生的價值。
下一句“秋稔粥饘猶可繼,夜涼燈火已堪親。”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表達了對于生活的希望和對溫暖家庭的向往。粥饘代表著家庭的溫暖和滋養,而夜晚的燈火則象征著家庭的親切和溫馨。
最后兩句“閉門讀易吾謀決,莫用蓍龜問鬼神。”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追求和內心決策的重視。作者選擇自己閱讀《易經》,并主張自己的決策不應依賴于占卜或神秘力量的指引。這表達了作者對于個人自主和明智選擇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自身經歷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官場掙扎和現實困境的感慨,同時強調了個人內心的追求和自主決策的重要性。在表達方式上,運用了意象描寫和對比手法,以及對家庭溫暖和個人價值的思考,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思想和情感。
“每看事有難行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óu rén jìn yǒu huái jiàn jì shí shǒu
次韻仇仁近有懷見寄十首
shēn lì gān gē bǎi zhàn chén, xiū guān réng shì bù yī pín.
身歷干戈百戰塵,休官仍似布衣貧。
měi kàn shì yǒu nán xíng chǔ, wèi jiàn xīn wú bù kuì rén.
每看事有難行處,未見心無不愧人。
qiū rěn zhōu zhān yóu kě jì, yè liáng dēng huǒ yǐ kān qīn.
秋稔粥饘猶可繼,夜涼燈火已堪親。
bì mén dú yì wú móu jué, mò yòng shī guī wèn guǐ shén.
閉門讀易吾謀決,莫用蓍龜問鬼神。
“每看事有難行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