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何有鄉是歸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何有鄉是歸處”全詩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勝能成丹九轉。
爭席者誰斯薪翁,何至帖奉魚軍容。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無蛾眉間歌鐘。
忽如云散倏萍聚,無何有鄉是歸處。
寄聲為謝黃面仙,焉用七重圍寶樹。
分類:
《白云山房次韻馬道士虛中三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云山房次韻馬道士虛中三首》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我意欲往之處路并不遙遠,
溫暖的韭菜和早開的梅花已宜于剪。
相遇時無論多少杯酒,
只要能成功煉制丹藥就是大勝利。
爭奪座位的人,是何等的賢達?
他們何至于送上魚和軍容之帖?
我是一山的仆人,你是一童子,
我們倆都沒有眉間的歌聲與鐘聲。
就像云散了又聚,萍葉漂浮又凝結,
不知何時才能回到故鄉的歸處。
我將聲音寄給黃面的仙人,
又何需用七重圍繞寶樹來作為禮物呢?
詩意:
《白云山房次韻馬道士虛中三首》主要表達了詩人對逍遙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向往和對塵世紛擾的厭倦之情。詩中描繪了作者追求心靈自由的愿望,渴望遠離塵囂和紛擾的世界,尋找一個寧靜的歸處。同時,詩人也對物質享受和權勢的追逐持有一種冷嘲熱諷的態度,認為這些并不能真正帶來內心的滿足和快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繪,將作者內心的情感與對現實世界的反思相結合。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描述溫暖的韭菜和早開的梅花,與對煉丹的向往進行對照,突出了詩人對追求真正內心富足和精神自由的渴望。
詩中還描寫了爭奪座位的人送上魚和軍容之帖,意味著物質和權勢的爭奪。詩人以一種嘲諷的口吻,表達了對這種追逐的不屑和冷漠態度。最后,詩人將聲音寄給黃面的仙人,表示對追求心靈自由的仰慕和敬佩。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追求自由和超越塵世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他對功利主義的批判。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使詩詞具有鮮明的意境和情感表達,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無何有鄉是歸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yún shān fáng cì yùn mǎ dào shì xū zhōng sān shǒu
白云山房次韻馬道士虛中三首
yì suǒ yù wǎng lù wú yuǎn, nuǎn jiǔ zǎo méi zhèng kān jiǎn.
意所欲往路無遠,暖韭早梅政堪剪。
xiāng féng bù shǎo jiǔ yī bēi, dà shèng néng chéng dān jiǔ zhuàn.
相逢不少酒一杯,大勝能成丹九轉。
zhēng xí zhě shuí sī xīn wēng, hé zhì tiē fèng yú jūn róng.
爭席者誰斯薪翁,何至帖奉魚軍容。
wǒ yī shān pū jūn yī tóng, yì wú é méi jiān gē zhōng.
我一山仆君一童,亦無蛾眉間歌鐘。
hū rú yún sàn shū píng jù, wú hé yǒu xiāng shì guī chǔ.
忽如云散倏萍聚,無何有鄉是歸處。
jì shēng wèi xiè huáng miàn xiān, yān yòng qī chóng wéi bǎo shù.
寄聲為謝黃面仙,焉用七重圍寶樹。
“無何有鄉是歸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