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看城闕右看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左看城闕右看湖”全詩
君子頗聞梁上有,麗人何至水邊無。
他時公論誰良史,往日虛名幾腐儒。
地下西施應冷笑,不緣紅粉解亡吳。
分類:
《涌金門城望五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涌金門城望五首》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寫景的形式,通過城闕和湖泊的對比,揭示了社會現實中高下懸殊的不公平現象,表達了對士人榮辱得失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左看城闕右看湖,
輾翠蹄紅路欲蕪。
君子頗聞梁上有,
麗人何至水邊無。
他時公論誰良史,
往日虛名幾腐儒。
地下西施應冷笑,
不緣紅粉解亡吳。
這首詩以“城闕”和“湖”作為景物,通過對兩者的描寫,表達了方回對社會現實的觸動和思考。城闕象征著權力和地位,而湖泊則代表了平凡和普通的生活。
詩的第一句“左看城闕右看湖”揭示了城市中的高樓大廈與湖泊之間的對比,城闕高大壯觀,而湖泊則平凡而廣闊。這種對比暗示了社會中的階級和身份差異。
接下來的幾句“輾翠蹄紅路欲蕪”,表達了城市中繁華熱鬧的街道和路途的擁擠。這里的“輾翠蹄紅”形象地描繪了車馬行人的繁忙景象,而“路欲蕪”則表達了人們爭相前往繁華地帶的渴望。
接著,詩人提到“君子頗聞梁上有,麗人何至水邊無”。這兩句表達了社會中地位和財富的不平等現象。梁上的君子指的是那些地位高財富厚的人,而水邊的麗人則是指貧困和平凡的女性。詩人對于這種社會現象感到疑惑和不解。
接下來的兩句“他時公論誰良史,往日虛名幾腐儒”,表達了對社會價值觀的思考。詩人在追問未來的人們會如何評價和認可英雄和良善之士,對過去的虛名和名利的腐化表示不滿。
最后兩句“地下西施應冷笑,不緣紅粉解亡吳”表達了對美女西施的一種諷刺和嘲笑。地下的西施冷笑,意味著她并不為紅粉和名利所動,她的價值并不僅僅是外貌和地位。詩人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功利主義和虛浮世俗的批判。
總的來說,《涌金門城望五首》以寫景的手法,通過對城市景象和社會現象的描寫,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平和功利主義的思考和批判,同時也表現了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對普通人的關懷。
“左看城闕右看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jīn mén chéng wàng wǔ shǒu
涌金門城望五首
zuǒ kàn chéng què yòu kàn hú, niǎn cuì tí hóng lù yù wú.
左看城闕右看湖,輾翠蹄紅路欲蕪。
jūn zǐ pō wén liáng shàng yǒu, lì rén hé zhì shuǐ biān wú.
君子頗聞梁上有,麗人何至水邊無。
tā shí gōng lùn shuí liáng shǐ, wǎng rì xū míng jǐ fǔ rú.
他時公論誰良史,往日虛名幾腐儒。
dì xià xī shī yīng lěng xiào, bù yuán hóng fěn jiě wáng wú.
地下西施應冷笑,不緣紅粉解亡吳。
“左看城闕右看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