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西湖醉寫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向西湖醉寫詩”全詩
一毫無補承平世,萬事俱非老死時。
三竺禪窗猿已化,八梅吟冢鶴應悲。
花濃月艷今如夢,臥聽長橋笛夜吹。
分類:
《涌金門城望五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涌金門城望五首》是宋代文人方回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涌金門城望五首
曾向西湖醉寫詩,
衰年六十嘆飚馳。
一毫無補承平世,
萬事俱非老死時。
三竺禪窗猿已化,
八梅吟冢鶴應悲。
花濃月艷今如夢,
臥聽長橋笛夜吹。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方回在涌金門城眺望的感受和對人生的思考。他曾經在西湖畔陶醉寫詩,但如今年事已高,感嘆光陰匆匆,時光如飛馳的疾風。他意識到個人的努力在和平時期無濟于事,萬事皆為虛妄,直到老去面臨死亡時才能真正明白。
作者提到了三竺禪窗,指的是佛教名山普陀山的主峰三竺山,他說猿已化,意味著禪宗思想的境界已經超越了動物的局限。八梅吟冢指的是有名的梅花八友,而鶴應悲則表達了鶴對八友的悲傷,可能是因為八友即將消逝或已逝去,暗示了時光流轉、物是人非的無常。
最后兩句描述了花朵盛開、月光明亮,但這一切都如同夢境一般虛幻。作者躺在長橋上,聆聽深夜笛聲,這是一種寂寞和憂傷的體驗。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在年老之際,意識到個人的努力和世俗的成就在和平時期的社會中并無意義,唯有面對死亡時才能真正看清。這種對人生的思考,對功名利祿的冷靜反思,體現了宋代文人的智慧和超脫。
詩中描繪了廣闊的自然景觀,如西湖和普陀山,但這些景色與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形成鮮明對比。同時,通過描寫花朵盛開、月光明亮,以及夜晚的笛聲,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傷情緒。
整首詩詞情感沉郁,意境深遠,通過簡練的語言和意象,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思索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這種對世俗名利的超越,對生命短暫和無常的認知,體現了宋代文人的哲學思考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曾向西湖醉寫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jīn mén chéng wàng wǔ shǒu
涌金門城望五首
céng xiàng xī hú zuì xiě shī, shuāi nián liù shí tàn biāo chí.
曾向西湖醉寫詩,衰年六十嘆飚馳。
yī háo wú bǔ chéng píng shì, wàn shì jù fēi lǎo sǐ shí.
一毫無補承平世,萬事俱非老死時。
sān zhú chán chuāng yuán yǐ huà, bā méi yín zhǒng hè yīng bēi.
三竺禪窗猿已化,八梅吟冢鶴應悲。
huā nóng yuè yàn jīn rú mèng, wò tīng cháng qiáo dí yè chuī.
花濃月艷今如夢,臥聽長橋笛夜吹。
“曾向西湖醉寫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