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子見生才滿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幼子見生才滿月”全詩
文場繼續成三代,家族輝華在一身。
幼子見生才滿月,選書知寫未呈人。
送君帳下衣裳白,數尺墳頭柏樹新。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哭胡十八遇》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哭胡十八遇》是唐代詩人張籍的作品。這首詩以悼念逝去的朋友胡十八為主題,表達了對胡十八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生活志向和家族的榮耀。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早得聲名年尚少,
尋常志氣出風塵。
文場繼續成三代,
家族輝華在一身。
幼子見生才滿月,
選書知寫未呈人。
送君帳下衣裳白,
數尺墳頭柏樹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第一人稱敘述,表達了張籍對胡十八的哀悼之情。首句“早得聲名年尚少”,指出胡十八在年輕時就獲得了聲名,但早逝,讓人感到惋惜。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的生活志向,表示自己也有追求和抱負,志向高遠,不甘平庸。“尋常志氣出風塵”,意味著他的志向非凡,超越了平凡的塵世。
接下來的兩句“文場繼續成三代,家族輝華在一身”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家族的自豪和家族的輝煌。他們代代都在文壇上有所成就,家族的榮耀也凝聚在他的身上。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詩人家庭的情景。詩人提到自己的幼子,表示對他的期望。“幼子見生才滿月,選書知寫未呈人”,說明詩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出色的才華,能夠成為文學之星。然而,胡十八的早逝給詩人帶來了警示和思考,他送給胡十八的白色衣裳,象征著哀悼和對逝者的敬意。最后一句“數尺墳頭柏樹新”描述了胡十八的新墓前的柏樹,暗示了逝者的離去和生命的短暫。
整首詩以悼念之情為主線,表達了對胡十八早逝的惋惜之情,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自己生活志向的追求和對家族輝煌的自豪感。通過描寫胡十八和自己家庭的情景,詩人反思了生命的短暫和無常,呼喚人們珍惜當下,追求更高的目標。
“幼子見生才滿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hú shí bā yù
哭胡十八遇
zǎo dé shēng míng nián shàng shǎo, xún cháng zhì qì chū fēng chén.
早得聲名年尚少,尋常志氣出風塵。
wén chǎng jì xù chéng sān dài,
文場繼續成三代,
jiā zú huī huá zài yī shēn.
家族輝華在一身。
yòu zǐ jiàn shēng cái mǎn yuè, xuǎn shū zhī xiě wèi chéng rén.
幼子見生才滿月,選書知寫未呈人。
sòng jūn zhàng xià yī shang bái, shù chǐ fén tóu bǎi shù xīn.
送君帳下衣裳白,數尺墳頭柏樹新。
“幼子見生才滿月”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