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枯樹總模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茂林枯樹總模糊”全詩
天鼓北風神轉王,地窮南海瘴全蘇。
戰鼙戍角夜烽火,旅棹征鞍朝道途。
辛苦一生亦奇絕,暮年猶許畫寒爐。
分類:
《二十七日又大雪凡半月》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十七日又大雪凡半月》是宋代詩人方回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茂密的林木和干枯的樹木在雪中變得模糊不清,
半個月亮的聲音時而有時而無。
天空傳來北風呼嘯之聲,仿佛神靈在擂動鼓聲,
大地盡頭的南海籠罩著瘴氣,但也有一絲蘇醒之象。
戰鼓和邊塞的角燈,在夜晚中燃燒著戰火,
行旅途中的船只和軍馬,朝向遠方的道路上行進。
辛苦的一生也是非常不平凡的,
晚年時還有機會畫畫取暖爐。
詩意:
這首詩以冬日大雪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類的生活,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命運的思考。茂林和枯樹的模糊象征著歲月的變遷,而半個月亮的聲音時有時無則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變幻。北風的呼嘯和南海的瘴氣體現了自然界的殘酷和不可預測性。戰鼓、邊塞的角燈、行旅的船只和軍馬則展示了戰亂和邊塞生活的艱辛。盡管經歷了辛苦和困苦,但詩人依然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晚年時還能夠有機會追求藝術創作,以畫畫取暖爐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方回對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類活動的描繪,詩人將人生與自然、歷史緊密聯系在一起。他通過對冬日大雪的描繪,表達了歲月變遷和人生無常的主題,以及對戰亂和邊塞生活的揭示。詩中的北風和南海瘴氣象征了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戰,但也透露出一絲希望和蘇醒之象。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對藝術的追求,暗示著即使在辛苦和晚年,他仍然能夠找到內心的慰藉和安寧。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意象表達了方回深邃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悟。通過運用自然景物和人類活動的對比,他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和無常,同時也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追求。這種對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抒發,使得這首詩充滿了哲理和情感的韻味,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茂林枯樹總模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shí qī rì yòu dà xuě fán bàn yuè
二十七日又大雪凡半月
mào lín kū shù zǒng mó hu, bàn yuè yán shēng zhà yǒu wú.
茂林枯樹總模糊,半月檐聲乍有無。
tiān gǔ běi fēng shén zhuǎn wáng, dì qióng nán hǎi zhàng quán sū.
天鼓北風神轉王,地窮南海瘴全蘇。
zhàn pí shù jiǎo yè fēng huǒ, lǚ zhào zhēng ān cháo dào tú.
戰鼙戍角夜烽火,旅棹征鞍朝道途。
xīn kǔ yī shēng yì qí jué, mù nián yóu xǔ huà hán lú.
辛苦一生亦奇絕,暮年猶許畫寒爐。
“茂林枯樹總模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