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業偏臨七里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世業偏臨七里瀨”全詩
世業偏臨七里瀨,仙游多在四明山。
早聞詩句傳人遍,新得科名到處閑。
惆悵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樹不同攀。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送施肩吾東歸》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施肩吾東歸》是唐代詩人張籍創作的一首送別詩。詩中表達了對好友施肩吾的離別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他一路平安的祝福。
詩中以"我"的身份說話,自稱"知君本是煙霞客",表示自己了解施肩吾是一個好山水的游覽者。然而,施肩吾因為被推薦而留在了城市之間。"世業偏臨七里瀨"指施肩吾的職業使然,經過七里瀨,即離開美景而進入喧囂的世事。而"仙游多在四明山"則表明施肩吾更多的時候是在山里,尋找仙境。
詩中還提到施肩吾的才華和成就,"早聞詩句傳人遍"指施肩吾的詩句早已傳遍。"新得科名到處閑"指施肩吾最近獲得了科舉的功名,現在可以無拘無束地游玩了。
最后兩句"惆悵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樹不同攀"傳達了詩人的離別之情。"灞亭相送"表示詩人在灞亭為施肩吾送行,"云中琪樹不同攀"則是用琪樹不同攀的比喻,表示詩人和施肩吾所處的環境和命運不同,無法再共同享受山水之樂。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施肩吾的游山之事,展現了作者對友誼的珍重和離別的傷感之情。詩人希望施肩吾能夠平安歸來,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朋友的敬重和祝福。
“世業偏臨七里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hī jiān wú dōng guī
送施肩吾東歸
zhī jūn běn shì yān xiá kè, bèi jiàn yīn lái chéng què jiān.
知君本是煙霞客,被薦因來城闕間。
shì yè piān lín qī lǐ lài,
世業偏臨七里瀨,
xiān yóu duō zài sì míng shān.
仙游多在四明山。
zǎo wén shī jù chuán rén biàn, xīn dé kē míng dào chù xián.
早聞詩句傳人遍,新得科名到處閑。
chóu chàng bà tíng xiāng sòng qù, yún zhōng qí shù bù tóng pān.
惆悵灞亭相送去,云中琪樹不同攀。
“世業偏臨七里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