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三千里外無由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千里外無由見”出自唐代張籍的《酬浙東元尚書見寄綾素》,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sān qiān lǐ wài wú yóu jiàn,詩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三千里外無由見”全詩

    《酬浙東元尚書見寄綾素》
    越地繒紗紋樣新,遠封來寄學曹人。
    便令裁制為時服,頓覺光榮上病身。
    應念此官同棄置,獨能相賀更殷勤。
    三千里外無由見,海上東風又一春。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頭像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酬浙東元尚書見寄綾素》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浙東元尚書見寄綾素》是唐代張籍的一首詩。這首詩是張籍回應元尚書從浙東寄來的綾素的詩作。

    詩中描述了這塊從浙東寄來的綾素,紋樣嶄新美麗。張籍將其用來制作服裝,感到身上的榮耀。張籍感慨地說,他雖然被貶官,卻能得到元尚書的祝賀和禮物,使他倍感溫暖。張籍與元尚書相距三千里,難以相見,只能借助東風的傳遞來表達問候。

    這首詩表達了張籍對元尚書深深的感激之情。盡管他在政治上受到了打擊,但他能夠得到元尚書的支持和慰問,使他感到無比自豪和榮耀。詩中也透露出張籍對友誼和情誼的珍視,即使不能親自拜訪,也會通過文字和東風傳遞問候和祝福。

    這首詩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向讀者展示了友誼和情誼的力量。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生活的樂觀態度,盡管受到了貶官的打擊,但他依然能夠欣賞到細微的美好,如新織的綾素和吹拂的東風。整首詩朗朗上口,情感真摯,給人以溫暖的感受。

    * 此內容來自古詩詞愛好者,僅供參考

    “三千里外無由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zhè dōng yuán shàng shū jiàn jì líng sù
    酬浙東元尚書見寄綾素

    yuè dì zēng shā wén yàng xīn, yuǎn fēng lái jì xué cáo rén.
    越地繒紗紋樣新,遠封來寄學曹人。
    biàn lìng cái zhì wéi shí fú,
    便令裁制為時服,
    dùn jué guāng róng shàng bìng shēn.
    頓覺光榮上病身。
    yīng niàn cǐ guān tóng qì zhì, dú néng xiāng hè gèng yīn qín.
    應念此官同棄置,獨能相賀更殷勤。
    sān qiān lǐ wài wú yóu jiàn, hǎi shàng dōng fēng yòu yī chūn.
    三千里外無由見,海上東風又一春。

    “三千里外無由見”平仄韻腳

    拼音:sān qiān lǐ wài wú yóu jiàn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五潸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三千里外無由見”的相關詩句

    “三千里外無由見”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三千里外無由見”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三千里外無由見”出自張籍的 《酬浙東元尚書見寄綾素》,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