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道谿陰山水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道谿陰山水好”全詩
事須覓取堪居處,若個溪頭藥最多。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送僧往金州》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僧往金州》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張籍。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聽說道旁的山水非常美好,
僧人一路上輾轉經過。
尋找適合居住的地方是必要之事,
最好選擇河邊,那里有最多的草藥。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送別一位僧人前往金州的情景。詩人贊美了金州旁邊的山水景色,并表達了對僧人的祝福。他提到尋找合適的住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位于河邊,因為那里有豐富的草藥資源供僧人使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和僧人的旅途。作者通過對山水的贊美,展示了他對自然的敏感和賞識。整首詩以樸素的文字表達了對僧人的送別和祝福,體現了作者對佛教和僧人的尊重。詩中提到的尋找合適居住地的建議,也反映了作者對僧人修行環境的關注。最后一句提到溪頭藥最多,暗示了僧人在新的居所附近可以找到許多草藥,有助于他們的修行和療養。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山水之美和作者對僧人的祝福,展示了作者對自然和宗教的敏感和贊美。
“聞道谿陰山水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sēng wǎng jīn zhōu
送僧往金州
wén dào xī yīn shān shuǐ hǎo, shī xíng yī yī biàn jīng guò.
聞道谿陰山水好,師行一一遍經過。
shì xū mì qǔ kān jū chǔ, ruò gè xī tóu yào zuì duō.
事須覓取堪居處,若個溪頭藥最多。
“聞道谿陰山水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九皓 (仄韻) 去聲二十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