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二十馀年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知二十馀年后”全詩
誰知二十馀年后,來作客曹相替人。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贈主客劉郎中》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主客劉郎中
憶昔君登南省日,老夫猶是褐衣身。
誰知二十馀年后,來作客曹相替人。
譯文:
懷念往昔,你登上南省的日子,我還是穿著樸素的褐衣。
誰知二十多年后,你作為客人來到曹相替人的位置。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朋友劉郎中之間的情誼和他們經歷的變遷。開始時,劉郎中是官員,作者是身穿樸素衣服的普通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身份發生了變化。劉郎中成為曹相(高級官員),而作者則成為了曹相上任后的客人。通過這首詩,作者表達了對友誼的懷念和對歲月變遷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意味深長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時光的思考。作者以自己穿褐衣和朋友劉郎中的官位對比,生動地描述了兩人的身份差異。然而,這種差別并沒有影響兩人的友誼,他們依然保持著聯系。最后的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體現了對友情和歲月變遷的思考。整首詩情感真摯,字里行間透露出對友誼的珍惜和對時光的無奈。
“誰知二十馀年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zhǔ kè liú láng zhōng
贈主客劉郎中
yì xī jūn dēng nán shěng rì, lǎo fū yóu shì hè yī shēn.
憶昔君登南省日,老夫猶是褐衣身。
shéi zhī èr shí yú nián hòu, lái zuò kè cáo xiāng tì rén.
誰知二十馀年后,來作客曹相替人。
“誰知二十馀年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