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營里吹羌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家營里吹羌笛”全詩
誰家營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聞。
歲去年來拜圣朝,更無山闕對溪橋。
九門楊柳渾無半,猶自千條與萬條。
分類: 鎮西
《雜曲歌辭·鎮西》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曲歌辭·鎮西》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不詳。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天邊望去,再也找不到春天的蹤跡,
只有羊群和馬群在草原上自由奔跑。
誰家的軍營里吹奏著羌笛,
悲傷的音調令人不忍細聽。
歲月流轉,歲去年來,我前來朝拜圣朝,
卻再也找不到山闕與溪橋。
九門城樓上的楊柳已經凋零殆盡,
只剩下千條與萬條的寂寞身影。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凄涼的景象。在天邊望去,春天的蹤跡已經消失不見,只有草原上的羊群和馬群。在軍營里傳來悲傷的羌笛聲,音調哀怨,令人心生悲涼。歲月的流轉中,歲去年來,詩人前來朝拜圣朝,但卻無法找到曾經的山闕和溪橋。九門城樓上的楊柳已經凋零,只剩下寂寞的身影。
賞析:
這首詩詞以凄涼的筆觸描繪了一幅草原風景圖。詩人通過天邊無春、羊群馬群、羌笛哀怨等形象的描述,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悲傷和對曾經美好景象的懷念之情。詩人的朝拜圣朝之旅沒有如愿,無法再找到曾經令他心動的山闕和溪橋,這進一步增添了詩詞的憂傷氛圍。九門城樓上的凋零楊柳形象,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人事的更迭,詩人感到寂寞和孤獨。整首詩詞以凄涼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哀怨與迷茫,引發讀者對時光流轉和人生無常的思考。
“誰家營里吹羌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zhèn xī
雜曲歌辭·鎮西
tiān biān wù sè gèng wú chūn, zhǐ yǒu yáng qún yǔ mǎ qún.
天邊物色更無春,只有羊群與馬群。
shuí jiā yíng lǐ chuī qiāng dí, āi yuàn jiào rén bù rěn wén.
誰家營里吹羌笛,哀怨教人不忍聞。
suì qù nián lái bài shèng cháo, gèng wú shān quē duì xī qiáo.
歲去年來拜圣朝,更無山闕對溪橋。
jiǔ mén yáng liǔ hún wú bàn, yóu zì qiān tiáo yǔ wàn tiáo.
九門楊柳渾無半,猶自千條與萬條。
“誰家營里吹羌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