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日暖春鳩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中日暖春鳩鳴”全詩
向晚歸來石窗下,菖蒲葉上見題名。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山中酬人》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中酬人
山中日暖春鳩鳴,
逐水看花任意行。
向晚歸來石窗下,
菖蒲葉上見題名。
中文譯文:
山中陽光普照,春天鳩鳴婉轉,
沿水邊觀賞花朵自由漫步。
傍晚歸來,在石窗下,
發現菖蒲葉上有人寫下了名字。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在山中散步的景象。陽光明媚,山中鳩鳴,春天的美好使人心情愉悅。詩人在山間散步,任意欣賞沿水的花朵,感受自然的美麗。在歸家的路上,他發現有人在菖蒲葉上題名,顯露出對這個美好世界的贊美和追思。
整首詩以山中景色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追求。透過描繪鳥語花香的山中景象,詩人表達了自由自在、快樂愉悅的心情。菖蒲葉上見到的題名,暗示著人與自然的交融和留下痕跡的欲望。詩人借此寄托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無限暢想的心境,同時也反映了對世事流轉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整首詩給人一種輕松愉悅、自然舒適的感覺,展示了唐代詩歌中常見的山水田園風格。
“山中日暖春鳩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zhōng chóu rén
山中酬人
shān zhōng rì nuǎn chūn jiū míng, zhú shuǐ kàn huā rèn yì xíng.
山中日暖春鳩鳴,逐水看花任意行。
xiàng wǎn guī lái shí chuāng xià, chāng pú yè shàng jiàn tí míng.
向晚歸來石窗下,菖蒲葉上見題名。
“山中日暖春鳩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