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幸櫟陽歸舊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幸櫟陽歸舊質”全詩
折腰早覺身難屈,饒舌懸知世不容。
已幸櫟陽歸舊質,可能稷嗣冀新封。
時清猶作茹芝老,杜叟斯言我愿從。
分類:
《自釋休官之意》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釋休官之意》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詩詞。該詩描繪了作者自愿辭去官職、歸隱田園的心境和決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七載休官學老農,
間關垂死脫兵鋒。
折腰早覺身難屈,
饒舌懸知世不容。
已幸櫟陽歸舊質,
可能稷嗣冀新封。
時清猶作茹芝老,
杜叟斯言我愿從。
詩詞的詩意是,作者在官場奔波了七年之久后,決定辭去官職,回到鄉村田園,過上老農的生活。他通過表達對官場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表明了對自由和平靜的追求。作者折腰早覺身難屈,意味著他早已感到在官場上屈從于權勢和世俗的壓力之下,自己的個性和理想難以得到發揮。饒舌懸知世不容,說明他深知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持有不同觀點和追求獨立生活的人往往受到排斥和批評。
詩詞中提到的櫟陽是指櫟陽縣,是方回的家鄉,他表達了對回歸故鄉的幸福感。稷嗣是指稷,是古代祭祀和農業信仰中的重要作物,代表著農業豐收和國家的安定。作者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新時代的農業領袖,為鄉村帶來繁榮和發展。
時清猶作茹芝老,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向往,希望能夠在寧靜、清朗的環境中變老,茹芝指的是食用靈芝,寓意長壽和健康。最后一句杜叟斯言我愿從,是對杜甫的贊美和致敬,表示作者愿意追隨杜甫的文學精神和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對官場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表達了作者追求自由、追求心靈安寧的愿望。同時,詩中蘊含了對時代的思考和對自己角色定位的思索,展示了作者對農耕文明的贊美和對傳統價值的追求。整體上,這首詩詞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已幸櫟陽歸舊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shì xiū guān zhī yì
自釋休官之意
qī zài xiū guān xué lǎo nóng, jiān guān chuí sǐ tuō bīng fēng.
七載休官學老農,間關垂死脫兵鋒。
zhé yāo zǎo jué shēn nán qū, ráo shé xuán zhī shì bù róng.
折腰早覺身難屈,饒舌懸知世不容。
yǐ xìng lì yáng guī jiù zhì, kě néng jì sì jì xīn fēng.
已幸櫟陽歸舊質,可能稷嗣冀新封。
shí qīng yóu zuò rú zhī lǎo, dù sǒu sī yán wǒ yuàn cóng.
時清猶作茹芝老,杜叟斯言我愿從。
“已幸櫟陽歸舊質”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