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意欲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來意欲西”全詩
樹枯元不死,雪盡竟為泥。
豈謂身才老,從來意欲西。
一窮寧骨立,九殞未頭底。
分類:
《十一月十五日》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一月十五日》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倏忽何庸詰,
參差未易齊。
樹枯元不死,
雪盡竟為泥。
豈謂身才老,
從來意欲西。
一窮寧骨立,
九殞未頭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十一月十五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通過描寫自然界的變化,傳達出一種深沉的哲理和人生的無常。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詩中的"倏忽何庸詰"意味著時間的流逝是如此迅速,使人難以置信。"參差未易齊"描述了大自然的不規則和不平衡,暗示著人生的不確定性和無法預測性。
"樹枯元不死,雪盡竟為泥"表達了生命力的堅韌和復蘇的希望。盡管樹木看似枯死,但仍然有可能重新生長;盡管雪花融化成泥,但春天的回歸會帶來新的生機。
"豈謂身才老,從來意欲西"表達了詩人對老去和生命終結的思考。詩人認為年紀增長并不意味著才智的衰退,而是意欲追求更高境界的心愿。"意欲西"暗指追求超越塵世的理想和境界。
"一窮寧骨立,九殞未頭底"表達了對堅持和追求的態度。詩人表示,即使處于困境之中,也要堅守初心,不屈不撓;即使歷經九死一生,也要繼續前行,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寄寓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生命無常和追求的思索,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從來意欲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ī yuè shí wǔ rì
十一月十五日
shū hū hé yōng jí, cēn cī wèi yì qí.
倏忽何庸詰,參差未易齊。
shù kū yuán bù sǐ, xuě jǐn jìng wèi ní.
樹枯元不死,雪盡竟為泥。
qǐ wèi shēn cái lǎo, cóng lái yì yù xī.
豈謂身才老,從來意欲西。
yī qióng níng gǔ lì, jiǔ yǔn wèi tóu dǐ.
一窮寧骨立,九殞未頭底。
“從來意欲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