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得官廉吏不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焉得官廉吏不苛”全詩
重來野色秋如許,似覺人家舊更多。
晴日茅檐橫曬布,水田竹架倒扦禾。
吳儂茍且度饑歲,焉得官廉吏不苛。
分類:
《過秀州城東》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秀州城東》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經過秀州城東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社會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時代困苦和社會不公的思考。
譯文:
海邊的小城囚禁著我,
我聽到了榔聲和漁歌。
再次來到這野外秋景,
感覺人家的痕跡更多。
晴天下茅草檐曬曬布,
水田里竹架倒扦著禾。
茍且過著吳地的饑歲,
官員為何不寬待苛刻?
詩意:
詩人描述了自己經過秀州城東的景象,這個城市給他一種囚禁的感覺。他聽到了榔聲和漁歌,展現了城市的生活和活力。然而,他再次來到這里,發現自然的痕跡比人類的痕跡更多,暗示了人類社會的繁華和破壞對自然的影響。詩人進一步觀察到,晴天下茅草檐上的布被曬干,水田里的竹架倒扦著禾苗,這揭示了農民的辛勤勞作和艱苦生活。最后,詩人反思吳地的饑荒歲月,質問為什么官員們不能放寬對人民的苛刻,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官員腐敗的不滿。
賞析:
《過秀州城東》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社會現象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時代的思考和社會現實的觀察。詩中的景象鮮明而生動,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出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關系的思考。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官員腐敗和社會不公的不滿,呼吁社會溫暖、公正的改變。整首詩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觀察,折射出社會問題,使得詩意更加深遠。這首詩詞在宋代的文人詩壇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也展示了方回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性的思考。
“焉得官廉吏不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xiù zhōu chéng dōng
過秀州城東
hǎi yì shū qiú xī cǐ guò, míng láng wèi liǎo yòu yú gē.
海邑疏囚昔此過,鳴榔未了又漁歌。
chóng lái yě sè qiū rú xǔ, shì jué rén jiā jiù gèng duō.
重來野色秋如許,似覺人家舊更多。
qíng rì máo yán héng shài bù, shuǐ tián zhú jià dào qiān hé.
晴日茅檐橫曬布,水田竹架倒扦禾。
wú nóng gǒu qiě dù jī suì, yān dé guān lián lì bù kē.
吳儂茍且度饑歲,焉得官廉吏不苛。
“焉得官廉吏不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