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邊逡巡風雨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吟邊逡巡風雨催”全詩
老松相應發清響,疑伴吹簫仙子來。
當年作樓遠塵務,坊僧執籌工執鋸。
愛他欄檻看云山,不肯匆匆下樓去。
分類:
《次韻》葛紹體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是宋代葛紹體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風雨催逼著我吟詠邊塞,秋天的天空蕭索,雷聲隱隱。這棵老松樹似乎也應和著我吟唱,它發出清脆的聲音,我仿佛猜想著吹簫的仙子是否在陪伴。回想當年我曾在樓上寫作,遠離塵囂的紛擾;那時坊間的僧人們執籌修建,持鋸雕刻。我鐘愛站在欄桿上,凝望云山,不愿匆匆下樓去。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作為背景,通過描繪風雨催逼的邊塞和蕭索的秋天天空,展現了一種深沉的孤獨和寂寞感。葛紹體以老松樹的清脆響聲來象征自己的吟唱,將自己與吹簫的仙子相聯想,表達了對美好、寧靜生活的向往。他回憶起自己曾在樓上寫作的時光,遠離塵囂,思索著修建樓宇的僧人們的努力。他鐘愛站在欄桿上,凝望云山,不肯匆匆下樓去,體現了對自由和內心寧靜的追求。
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了一種恬靜而深遠的意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自身情感的描繪,表達了對自由、寧靜與遠離塵囂的向往。葛紹體以簡潔的詞句,構建了一幅意境深遠的畫面,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寧靜、淡泊的詩意。這首詩詞既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追求,又展示了他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獨特感悟,具有一定的意境和思想深度。
“吟邊逡巡風雨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次韻
yín biān qūn xún fēng yǔ cuī, qiū kōng xiāo suǒ shēng yǐn léi.
吟邊逡巡風雨催,秋空蕭索聲隱雷。
lǎo sōng xiāng yìng fā qīng xiǎng, yí bàn chuī xiāo xiān zǐ lái.
老松相應發清響,疑伴吹簫仙子來。
dāng nián zuò lóu yuǎn chén wù, fāng sēng zhí chóu gōng zhí jù.
當年作樓遠塵務,坊僧執籌工執鋸。
ài tā lán kǎn kàn yún shān, bù kěn cōng cōng xià lóu qù.
愛他欄檻看云山,不肯匆匆下樓去。
“吟邊逡巡風雨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