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野窗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度野窗下”全詩
識韓雖未遂,說項已先知。
獨鶴留晴影,殘花怕雨時。
苦無千里遠,每恨納交遲。
分類:
《寄金壇湯進卿》顧逢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寄金壇湯進卿》
作者:顧逢
朝代:宋代
幾度野窗下,看君所寄詩。
識韓雖未遂,說項已先知。
獨鶴留晴影,殘花怕雨時。
苦無千里遠,每恨納交遲。
【中文譯文】
多少次在野外的窗下,閱讀你寄來的詩篇。
雖然未能達成對韓的理解,但已經預知到了項羽的命運。
獨自的鶴停留在明亮的影子中,殘破的花朵害怕雨水的時刻。
我苦于無法與你千里相隔的遠方相會,每每懊悔交往遲緩。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顧逢所作,以寄托自己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窗下的景象,呼應了詩中的主題,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遺憾之意。
首先,詩人提到自己多次在野外的窗下讀友人所寄來的詩篇。這一情節表明了詩人對友人詩作的重視和欣賞,窗外的自然景色也為詩人提供了靜謐的閱讀環境。
接下來,詩人提到自己雖然未能理解韓愈的詩作,但已經預知到了項羽的命運。這里,韓愈和項羽被用來象征兩種不同的命運和人生道路。詩人可能對韓愈的詩作產生了一些困惑,但對項羽的命運已有所了解,這也暗示了詩人對友人的了解和信任。
詩中還出現了獨自的鶴和殘破的花朵的意象。獨鶴留晴影,暗示了友情中的珍貴和穩定,它在晴朗的天空中停留,給人以希望和欣慰。而殘花怕雨時,則表達了友情的脆弱和容易受傷的一面,它們害怕雨水的侵蝕,象征了友情的挑戰和考驗。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遺憾和思念之情。詩人苦于無法與友人千里相隔的遠方相會,每每懊悔交往的遲緩,這體現了對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對友情的珍視以及對交往時機的遺憾。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韓愈、項羽等歷史人物的引用,詩人將自己的情感與歷史和自然相融合,賦予了詩作深刻的意義與情感共鳴。
“幾度野窗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jīn tán tāng jìn qīng
寄金壇湯進卿
jǐ dù yě chuāng xià, kàn jūn suǒ jì shī.
幾度野窗下,看君所寄詩。
shí hán suī wèi suì, shuì xiàng yǐ xiān zhī.
識韓雖未遂,說項已先知。
dú hè liú qíng yǐng, cán huā pà yǔ shí.
獨鶴留晴影,殘花怕雨時。
kǔ wú qiān lǐ yuǎn, měi hèn nà jiāo chí.
苦無千里遠,每恨納交遲。
“幾度野窗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