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持釣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十持釣竿”全詩
三十持釣竿,一魚釣不得。
人鉤曲,我鉤直,哀哉我鉤又無食。
文王已沒不復生,直鉤之道何時行。
分類:
《直鉤吟》盧仝 翻譯、賞析和詩意
《直鉤吟》
初歲學釣魚,自謂魚易得。
三十持釣竿,一魚釣不得。
人鉤曲,我鉤直,哀哉我鉤又無食。
文王已沒不復生,直鉤之道何時行。
中文譯文:
新年伊始學習釣魚,自以為捕魚容易。
三十歲時拿起釣竿,卻一條魚也釣不到。
人們使用彎鉤,我卻使用直鉤,悲哉,我的釣鉤又無所獲。
文王已逝去不復再生,直鉤的方法何時能行之有效。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盧仝所作,以釣魚為題材,通過描繪主人公的經歷和心情,抒發了對理想實現困難的感慨。
詩的開頭,作者在新年之際學習釣魚,自信滿滿地認為捕魚是容易的,因為他覺得魚應該很容易上鉤。
然而,當他到了三十歲時,帶著釣竿去釣魚,卻一直無法釣到一條魚。這里的釣魚不僅僅是字面意義上的捕魚,更是指追求理想或目標。作者在現實生活中遭遇了挫折和困難,難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詩中提到人們使用彎鉤,而作者堅持使用直鉤。彎鉤和直鉤在這里象征不同的方法或態度。人們使用彎鉤,可能表示他們采取了曲線救國的方法,不拘泥于原則,能夠取得一些成果。而作者堅持使用直鉤,可能代表他的堅守原則,但同時也導致了無所獲得。這表達了作者對現實境況的無奈和對自己選擇的困惑。
最后兩句詩,作者用文王已逝去不復再生來暗示理想的破滅和無法復興。文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大君主,他的治理方式被視為理想的典范。作者通過提到文王的逝去,表達了對理想境況的失望和對現實的不滿。最后一句直接問道:“直鉤之道何時行”,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的選擇和堅持的質疑,同時也是對于理想實現的追問。
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掙扎和對現實的反思。通過描寫釣魚這個寓言,表達了人們在追求理想時所面臨的困難和挫折,以及對現實境況的無奈和不滿。詩中運用象征手法,通過對直鉤和彎鉤的對比,展示了作者對于堅守原則和妥協之間的糾結。整體上,這首詩詞充滿了無奈和思考,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十持釣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í gōu yín
直鉤吟
chū suì xué diào yú, zì wèi yú yì dé.
初歲學釣魚,自謂魚易得。
sān shí chí diào gān, yī yú diào bù dé.
三十持釣竿,一魚釣不得。
rén gōu qū, wǒ gōu zhí, āi zāi wǒ gōu yòu wú shí.
人鉤曲,我鉤直,哀哉我鉤又無食。
wén wáng yǐ méi bù fù shēng,
文王已沒不復生,
zhí gōu zhī dào hé shí xíng.
直鉤之道何時行。
“三十持釣竿”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