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鼓撞鐘驚海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伐鼓撞鐘驚海上”全詩
紫宮初啟坐,蒼璧正臨春。
雷雨垂膏澤,金錢賜下人。
詔酺歡賞遍,交泰睹惟新。
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
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
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長地久屬年豐。
分類: 大酺
作者簡介(杜審言)

杜審言(約645-708),字必簡,漢族,中國唐朝襄州襄陽人,是大詩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進士,唐中宗時,因與張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東南)。曾任隰城尉、洛陽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館直學士,少與李嶠、崔融、蘇味道齊名,稱“文章四友”,是唐代“近體詩”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樸素自然。其五言律詩,格律謹嚴。
《雜曲歌辭·大酺樂》杜審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酺樂》是唐代杜審言創作的一首詩詞。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圣后乘乾日,皇明御歷辰。紫宮初啟坐,蒼璧正臨春。雷雨垂膏澤,金錢賜下人。詔酺歡賞遍,交泰睹惟新。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伐鼓撞鐘驚海上,新妝袨服照江東。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長地久屬年豐。
詩詞描繪了圣后乘車出行的場景,皇明的太陽照耀著他們的行進。紫宮大門剛打開,圣后就坐在車里,皇帝正指揮著車行的方向。雷雨降臨,給人們帶來了甘露,天帝派人把金錢灑下贈給眾人。命令人們舉辦盛大的酺祭儀式,歡樂洋溢,帶來吉祥。大地震動九州,賓客們齊聚一堂,男女老少共同歡慶。鼓聲和鐘聲敲響,驚動了海上的船只,新妝打扮的人們在江東照耀著光芒。梅花飄落的地方仿佛殘留著殘雪,柳樹葉子的綻放讓風兒也變得更加暖和。大德不授官職也能得道量,天長地久屬于豐收的年景。
這首詩詞展示了大規模的酺祭盛典,寓意著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歡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寫,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人民的歡慶,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繁榮和人民幸福的祝福。同時,通過表達大德無需依靠官職,而是要靠仁義和道德的含義,強調了高尚的品德對于國家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韻律流暢,語言優美,節奏明快,給人以歡樂的感覺。詩詞中運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形象描寫,讓讀者可以清晰地想象出盛大的酺祭場景,感受到人們的歡樂和祥和。同時,詩詞中也滲透著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伐鼓撞鐘驚海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dà pú lè
雜曲歌辭·大酺樂
shèng hòu chéng gān rì, huáng míng yù lì chén.
圣后乘乾日,皇明御歷辰。
zǐ gōng chū qǐ zuò, cāng bì zhèng lín chūn.
紫宮初啟坐,蒼璧正臨春。
léi yǔ chuí gào zé, jīn qián cì xià rén.
雷雨垂膏澤,金錢賜下人。
zhào pú huān shǎng biàn, jiāo tài dǔ wéi xīn.
詔酺歡賞遍,交泰睹惟新。
pí líng zhèn zé jiǔ zhōu tōng, shì nǚ huān yú wàn guó tóng.
毗陵震澤九州通,士女歡娛萬國同。
fá gǔ zhuàng zhōng jīng hǎi shàng,
伐鼓撞鐘驚海上,
xīn zhuāng xuàn fú zhào jiāng dōng.
新妝袨服照江東。
méi huā luò chù yí cán xuě, liǔ yè kāi shí rèn hǎo fēng.
梅花落處疑殘雪,柳葉開時任好風。
dà dé bù guān féng dào tài, tiān cháng dì jiǔ shǔ nián fēng.
大德不官逢道泰,天長地久屬年豐。
“伐鼓撞鐘驚海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