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是無此予之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是無此予之師”全詩
背惠,恃己,狎不肖,妒賢能,命之四孽。
有是有此予敢辭,無是無此予之師,一日不見予心思。
思其人,懼其人。
其交其難,敢告于門。
分類: 寫景
《門箴》盧仝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門箴》
朝代:唐代
作者:盧仝
貪殘奸酗,狡佞訐愎,
身之八殺。背惠,恃己,
狎不肖,妒賢能,命之四孽。
有是有此予敢辭,無是無此予之師,
一日不見予心思。思其人,懼其人。
其交其難,敢告于門。
中文譯文:
貪婪殘忍、奸詐荒淫,狡黠佞邪,愛爭斗好惡。
違背恩義,依仗自己,親近不肖之輩,嫉妒有才能之人,注定遭受禍殃。
有這樣的人我敢辭謝,沒有這樣的人我也不當他的師長,
一天不見他,我心思就不寧。思念他的人,也害怕他的人。
與他交往是多么困難,我敢開誠布公地告訴門下的長者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唐代盧仝創作的《門箴》,通過對人際關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人性中的貪婪、殘忍、奸詐和嫉妒等負面特征的批判和警示。
詩中以直接而犀利的詞句,揭示了一些人的丑惡行為和不道德品質。貪婪、殘忍、奸詐和嫉妒等特征被稱為"身之八殺"和"命之四孽",強調了這些行為和品質必將帶來禍患和不幸。
作者表達了自己對這些人的態度和觀點。他敢于拒絕與此類人為伍,寧愿孤獨,也不愿做這樣的人的導師。他對這些人的存在和思念表現出一種憂慮和恐懼,認為與他們交往是非常困難的。
整首詩詞通過對人性中的負面特征的揭示和批判,凸顯了作者對道德和人際關系的關注。他以直言不諱的方式,警示人們遠離這些負面品質,并表達了對這些品質產生的困擾和憂慮。這首詩詞在唐代社會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對人際關系和道德倫理提出了深刻的思考。
“無是無此予之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n zhēn
門箴
tān cán jiān xù, jiǎo nìng jié bì, shēn zhī bā shā.
貪殘奸酗,狡佞訐愎,身之八殺。
bèi huì, shì jǐ, xiá bù xiào,
背惠,恃己,狎不肖,
dù xián néng, mìng zhī sì niè.
妒賢能,命之四孽。
yǒu shì yǒu cǐ yǔ gǎn cí, wú shì wú cǐ yǔ zhī shī,
有是有此予敢辭,無是無此予之師,
yī rì bú jiàn yǔ xīn sī.
一日不見予心思。
sī qí rén, jù qí rén.
思其人,懼其人。
qí jiāo qí nán, gǎn gào yú mén.
其交其難,敢告于門。
“無是無此予之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