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怪物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中怪物變”全詩
寒藤不知枯,青表上疏籬。
繁陰縱有托,已迫風霜期。
余生方自鄰,孤吟欲何為。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擬古》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是宋代詩人黃庚的一首詩,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中怪物變,
草木自四時,
秋水照短發,
血氣日已衰。
寒藤不知枯,
青表上疏籬。
繁陰縱有托,
已迫風霜期。
余生方自鄰,
孤吟欲何為。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山中怪物變化為開篇,表達了自然界萬物變幻無常的特點。接著,詩人描述了草木隨著四季交替而生長衰敗,秋水倒映著短發蕭瑟的景象,詩人的血氣已經日漸衰弱。然而,寒藤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枯萎,青表卻上了疏籬,這里可以理解為人世間的事物和人的命運也都有著無法改變的規律。盡管繁盛的綠蔭可以提供一些庇護,但已經被迫面對即將來臨的風霜期。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在余生中的孤獨和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孤吟還有何意義。
賞析:
《擬古》通過描繪自然界的變化,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使用了山中怪物、草木四時、秋水短發等意象來象征生命的變化和衰老的不可逆轉。寒藤和青表的描繪表明了人世間的事物和命運也有著無法逃避的規律。繁陰提供了一些遮蔽,但風霜期已經迫近,這暗示著人生的無常和無法逃避的命運。最后,詩人的孤吟表達了內心的孤獨和迷茫,反映了人在面對變化和命運時的無力感和困惑。整首詩用簡練的語言,將自然景物和人的命運相結合,通過對比和隱喻的手法,傳達了對生命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山中怪物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擬古
shān zhōng guài wù biàn, cǎo mù zì sì shí,
山中怪物變,草木自四時,
qiū shuǐ zhào duǎn fā, xuè qì rì yǐ shuāi.
秋水照短發,血氣日已衰。
hán téng bù zhī kū, qīng biǎo shàng shū lí.
寒藤不知枯,青表上疏籬。
fán yīn zòng yǒu tuō, yǐ pò fēng shuāng qī.
繁陰縱有托,已迫風霜期。
yú shēng fāng zì lín, gū yín yù hé wéi.
余生方自鄰,孤吟欲何為。
“山中怪物變”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