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淮橘心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逾淮橘心秋”全詩
秋蟲聲轉非,感此眾芳歇。
人身非金石,青鬢忽已雪。
逾淮橘心秋,出山泉水汩。
猗蘭抱香死,不受蓁莽沒。
鳳德嗟已衰,宣尼欲浮海。
賴有載道經,神功補元宰。
刪詩挽風變,系易憂世駭。
春秋筆削嚴,西秦書乃來。
微義將誓周,逆悲大運改。
悠悠千古心,死后文書在。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偶書》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書》是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它描繪了歲月流轉、人生變遷的主題。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偶書》中文譯文:
百歲集孤夜,
山樓起呼月。
秋蟲聲轉非,
感此眾芳歇。
人身非金石,
青鬢忽已雪。
逾淮橘心秋,
出山泉水汩。
猗蘭抱香死,
不受蓁莽沒。
鳳德嗟已衰,
宣尼欲浮海。
賴有載道經,
神功補元宰。
刪詩挽風變,
系易憂世駭。
春秋筆削嚴,
西秦書乃來。
微義將誓周,
逆悲大運改。
悠悠千古心,
死后文書在。
詩意和賞析:
《偶書》以流暢的詞句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人生的變遷。詩人黃庚在孤寂的夜晚,回首百歲之長,山樓間月光明亮。秋蟲的聲音不再如初,使他感嘆眾多的芳香已逝。人的身體不像金石,青絲轉瞬間已經變成白雪。淮河之濱的橘子也被秋天的氣息所侵蝕,山泉水奔流不息。
猗蘭抱香,枯萎而死,卻不會被叢林所埋沒。黃庚嗟嘆鳳德已經衰落,宣尼欲駕船浮海。幸好有載道經書,神功能彌補元宰的不足。刪除詩詞,寄望于挽回時局的變遷,系上易經的憂思與世間的驚恐。春秋筆法嚴謹,西秦的書籍傳世而來。
微小的義愿將會改變周朝的悲劇,逆轉大運的命運。悠悠千古的心意,在詩人離世后仍然流傳于文書之間。
這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展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命運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易逝、人事如夢的感慨。同時,詩中蘊含著對歷史文化傳承的思考,通過道經書和神功來彌補時代的不足,寄托了詩人對改變命運、實現社會和個人理想的希望。整首詩語意深遠,既表達了對人生短暫和歲月流轉的感嘆,又寄托了對文化傳承和社會進步的思考。
“逾淮橘心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shū
偶書
bǎi suì jí gū yè, shān lóu qǐ hū yuè.
百歲集孤夜,山樓起呼月。
qiū chóng shēng zhuǎn fēi, gǎn cǐ zhòng fāng xiē.
秋蟲聲轉非,感此眾芳歇。
rén shēn fēi jīn shí, qīng bìn hū yǐ xuě.
人身非金石,青鬢忽已雪。
yú huái jú xīn qiū, chū shān quán shuǐ gǔ.
逾淮橘心秋,出山泉水汩。
yī lán bào xiāng sǐ, bù shòu zhēn mǎng méi.
猗蘭抱香死,不受蓁莽沒。
fèng dé jiē yǐ shuāi, xuān ní yù fú hǎi.
鳳德嗟已衰,宣尼欲浮海。
lài yǒu zài dào jīng, shén gōng bǔ yuán zǎi.
賴有載道經,神功補元宰。
shān shī wǎn fēng biàn, xì yì yōu shì hài.
刪詩挽風變,系易憂世駭。
chūn qiū bǐ xuē yán, xī qín shū nǎi lái.
春秋筆削嚴,西秦書乃來。
wēi yì jiāng shì zhōu, nì bēi dà yùn gǎi.
微義將誓周,逆悲大運改。
yōu yōu qiān gǔ xīn, sǐ hòu wén shū zài.
悠悠千古心,死后文書在。
“逾淮橘心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