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壑千巖入眼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壑千巖入眼來”全詩
古甃直穿滄海破,浮圖高拂白云開。
龜公埋沒今無冢,烏喙登臨舊有臺。
立盡斜陽不歸去,一聲孤雁過蓬萊。
分類: 飛來峰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登寶林飛來峰》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寶林飛來峰》是宋代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乘風飛步碧崔嵬,萬壑千巖入眼來。
在飛來峰的山巔,我踏著風的力量,邁開輕快的步伐。眼前的景色千峰萬壑,美不勝收。
古甃直穿滄海破,浮圖高拂白云開。
古老的石甃直插碧海,破開波濤。高聳的山峰勾勒出一幅壯麗的景象,拂去飄浮的白云。
龜公埋沒今無冢,烏喙登臨舊有臺。
傳說中的龜公已經沉睡在歷史的長河中,沒有留下冢墓。烏鴉的嘴巴站在古老的臺階上,仿佛在回首往昔的輝煌。
立盡斜陽不歸去,一聲孤雁過蓬萊。
站立在斜陽西下的地方,不愿離去。孤雁發出一聲哀鳴,從蓬萊飛過。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登上飛來峰的壯麗景色。黃庚以獨特的筆觸,描繪了山巒的雄偉壯麗、海洋的浩渺遼闊以及歷史的滄桑。通過這些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也寄托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抒發了作者豪情壯志、追求自由與永恒的情感,以及對自然與歷史的深深感慨。
“萬壑千巖入眼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bǎo lín fēi lái fēng
登寶林飛來峰
chéng fēng fēi bù bì cuī wéi, wàn hè qiān yán rù yǎn lái.
乘風飛步碧崔嵬,萬壑千巖入眼來。
gǔ zhòu zhí chuān cāng hǎi pò, fú tú gāo fú bái yún kāi.
古甃直穿滄海破,浮圖高拂白云開。
guī gōng mái mò jīn wú zhǒng, wū huì dēng lín jiù yǒu tái.
龜公埋沒今無冢,烏喙登臨舊有臺。
lì jǐn xié yáng bù guī qù, yī shēng gū yàn guò péng lái.
立盡斜陽不歸去,一聲孤雁過蓬萊。
“萬壑千巖入眼來”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