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鹿自成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鹿自成群”全詩
嵐氣浮清曉,鐘聲出白云。
樹穿僧屋老,水到寺門分。
人世無窮事,山中了不聞。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鶴林仙壇寺》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鶴林仙壇寺》是宋代詩人黃庚所作,描繪了一幅山中古剎的景象。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鶴林仙壇寺》中文譯文:
古壇歸鶴杳,
野鹿自成群。
嵐氣浮清曉,
鐘聲出白云。
樹穿僧屋老,
水到寺門分。
人世無窮事,
山中了不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山景和古剎為題材,通過描繪山中仙壇寺的景觀,表達了詩人對山水和修行之地的贊美和向往之情。
詩詞開篇,黃庚描述了古壇被歸還給了鶴鳥,這里的景象隱約而遙遠,增加了一種神秘感。接著,他又描繪了野鹿自成群的景象,顯示了山中的生機和豐富的自然環境。
接下來的兩句,黃庚描繪了清晨嵐氣升騰的景象,以及鐘聲從白云中傳出的景象。這些描寫打造了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與修行之地相得益彰。
然后,詩人描述了樹木穿透僧房的景象,以及水流分流到寺門的景象。這些描寫展示了古剎與自然環境的融合,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
最后兩句是詩人的自我感悟。他說人世間的無窮事情,無法在山中體會到,表達了對修行之地的超脫意味。這里山中的寧靜與喧囂的世界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修行之地的獨特價值。
綜合來看,黃庚通過對山中仙壇寺景象的描繪,展示了山水之美和修行之地的神奇與寧靜,表達了對自然與心靈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他通過對人世間事物的超越,強調了修行之地的獨特價值和意義,給讀者帶來一種超然的感受。
“野鹿自成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è lín xiān tán sì
鶴林仙壇寺
gǔ tán guī hè yǎo, yě lù zì chéng qún.
古壇歸鶴杳,野鹿自成群。
lán qì fú qīng xiǎo, zhōng shēng chū bái yún.
嵐氣浮清曉,鐘聲出白云。
shù chuān sēng wū lǎo, shuǐ dào sì mén fēn.
樹穿僧屋老,水到寺門分。
rén shì wú qióng shì, shān zhōng liǎo bù wén.
人世無窮事,山中了不聞。
“野鹿自成群”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