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蒼梧不復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帝子蒼梧不復歸”出自唐代顧況的《雜曲歌辭》,
詩句共7個字,詩句拼音為:dì zi cāng wú bù fù guī,詩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帝子蒼梧不復歸”全詩
《雜曲歌辭》
帝子蒼梧不復歸,洞庭葉下荊云飛。
巴人夜唱竹枝后,腸斷曉猿聲漸稀。
巴人夜唱竹枝后,腸斷曉猿聲漸稀。
分類: 竹枝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雜曲歌辭》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竹枝》是唐代詩人顧況所作,表達了愁思和離別的情感。
中文譯文:
帝子蒼梧不再歸,
洞庭湖畔荊云飛。
巴人夜唱竹枝曲,
思緒縈繞猿聲微。
詩意:
詩中描述了一個帝子在蒼梧地區離別后再也不歸的情景。他身處洞庭湖畔,荊云飄飛,象征著他內心的痛苦和憂愁。在夜晚,巴人唱著《竹枝》曲,而這曲調讓帝子回想起過去的歲月,內心的傷痛愈發加深。在曉風中,猿聲逐漸減弱,帝子離開后的空虛和孤獨感愈發顯現。
賞析:
這首詩以悲涼的離別情感為主題,通過自然景物和音樂的描繪,表達了主人公內心的痛苦和孤獨。帝子蒼梧不再歸的形象,使讀者感受到他與親人和家鄉的漸行漸遠和無法挽回的遺憾。曲調悠揚的竹枝曲和鳴猿的聲音相互呼應,呈現出一種深情的氛圍。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表達,展現了離別的痛苦和無奈,使讀者感受到作者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與人情景感交相輝映,增強了詩意的傳達。
“帝子蒼梧不復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雜曲歌辭
dì zi cāng wú bù fù guī, dòng tíng yè xià jīng yún fēi.
帝子蒼梧不復歸,洞庭葉下荊云飛。
bā rén yè chàng zhú zhī hòu, cháng duàn xiǎo yuán shēng jiàn xī.
巴人夜唱竹枝后,腸斷曉猿聲漸稀。
“帝子蒼梧不復歸”平仄韻腳
拼音:dì zi cāng wú bù fù guī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帝子蒼梧不復歸”的相關詩句
“帝子蒼梧不復歸”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帝子蒼梧不復歸”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帝子蒼梧不復歸”出自顧況的 《雜曲歌辭·竹枝》,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