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柳暗愁殺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花城柳暗愁殺人”全詩
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凈如水。
光風轉蕙百馀里,暖霧驅云撲天地。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分類:
作者簡介(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李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我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方風來滿眼春,
花城柳暗愁殺人。
復宮深殿竹風起,
新翠舞衿凈如水。
光風轉蕙百馀里,
暖霧驅云撲天地。
軍裝宮妓掃蛾淺,
搖搖錦旗夾城暖。
曲水漂香去不歸,
梨花落盡成秋苑。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春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情感和感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繁花盛開的景象和充滿生機的氛圍。
詩的開頭寫道,東方的春風吹來,滿眼都是春天的景象,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接著描繪了花城,柳樹隱約可見,但卻籠罩著憂愁之氣,給人以沉重的感受。
下一段描寫了宮殿深處的竹林,微風吹拂竹葉,帶來一陣新翠色,宛如水一般清澈透明,給人以寧靜和純凈的感覺。通過這種對比,詩人展示了不同景象的轉換和互補。
接下來的幾句以光風和暖霧為形象,形容春天的氣息擴散到了百余里的范圍,驅散了云霧,給大地帶來一片明凈和溫暖。暖霧的描繪,使得整個景象更加唯美,給人以舒適和愉悅的感覺。
接著詩人寫到宮廷中的軍裝士兵和宮妓,他們在溫暖的春天里掃去了蛾子,象征著除去了一切不好的事物,迎接春天的到來。錦旗在城中搖擺飄揚,給人以喜慶和熱鬧的氛圍。
最后兩句寫到了曲水和梨花。曲水中漂浮的花香隨流水而去,再也回不來,象征著時光的流逝和事物的無常。梨花也已經凋零,成了秋天的園林。通過描寫曲水和梨花,詩人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物事變遷的感慨。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春天景象的描繪,展示了春天的美麗和短暫,以及生命的脆弱和變化。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表達了對春天和生命的熱愛、感慨和思考。
“花城柳暗愁殺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nán fǔ shì shí èr yuè lè cí sān yuè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
dōng fāng fēng lái mǎn yǎn chūn, huā chéng liǔ àn chóu shā rén.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
fù gōng shēn diàn zhú fēng qǐ,
復宮深殿竹風起,
xīn cuì wǔ jīn jìng rú shuǐ.
新翠舞衿凈如水。
guāng fēng zhuǎn huì bǎi yú lǐ, nuǎn wù qū yún pū tiān dì.
光風轉蕙百馀里,暖霧驅云撲天地。
jūn zhuāng gōng jì sǎo é qiǎn, yáo yáo jǐn qí jiā chéng nuǎn.
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
qǔ shuǐ piào xiāng qù bù guī,
曲水漂香去不歸,
lí huā luò jǐn chéng qiū yuàn.
梨花落盡成秋苑。
“花城柳暗愁殺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