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雨露受恩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年雨露受恩深”全詩
綠章封事今無用,空對西風抱赤心。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芭蕉》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芭蕉》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翠綠的芭蕉離開竹林,多年來接受雨露的恩寵。
綠色的證章現在已無用處,孤單地面對著西風,懷抱著紅色的心。
詩意:
這首詩以芭蕉為主題,通過芭蕉的形象表達了一種無助和孤獨的心情。芭蕉葉翠綠欲滴,曾在竹林中茁壯成長,承受著多年的雨露滋潤,象征著作者曾經受到的關愛和贊譽。然而,芭蕉的綠章封事已經沒有了任何實際用途,它空懸無用,孤零零地面對著西風,抱著一顆紅色的心,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無奈和悲涼。
賞析:
《芭蕉》通過對芭蕉的描寫,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芭蕉作為一種常見的植物,具有生命力頑強、綠色清新的特點。它曾經茁壯成長,接受過大自然的滋潤和眷顧,但現在已經沒有了實際的用途,成為了一種被遺忘的存在。這種情景與作者的心境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在現實生活中的無奈和失落感。
詩中的翠葉、雨露、綠章、西風和赤心等形象都以意象的方式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心境。翠綠的芭蕉葉和紅色的心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無奈。整首詩描寫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芭蕉形象的運用,抒發了作者對生活和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一種對時光流轉和命運無常的感慨。
《芭蕉》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感受,通過對自然界中一個普通物象的描寫,折射出人生的無常和悲涼。這種以物言志的手法,使得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幾年雨露受恩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jiāo
芭蕉
cuì yè lí pī bàng zhú lín, jǐ nián yǔ lù shòu ēn shēn.
翠葉離披傍竹林,幾年雨露受恩深。
lǜ zhāng fēng shì jīn wú yòng, kōng duì xī fēng bào chì xīn.
綠章封事今無用,空對西風抱赤心。
“幾年雨露受恩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