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如車輪上裴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暈如車輪上裴回”全詩
炎炎紅鏡東方開,暈如車輪上裴回,啾啾赤帝騎龍來。
分類:
作者簡介(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六月》李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六月》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裁生羅,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
剪裁著薄綢,采伐湘江邊的竹子,披在稀疏的霜上,像秋天的玉簟。
中文譯文:剪裁薄綢,采伐湘江邊的竹子,披在稀疏的霜上,像秋天的玉簟。
炎炎紅鏡東方開,暈如車輪上裴回,啾啾赤帝騎龍來。
炎炎的紅色太陽從東方升起,光芒像車輪上的暈,旋轉著。啾啾聲響,赤帝(指太陽)騎著龍前來。
中文譯文:炎炎的紅色太陽從東方升起,光芒像車輪上的暈,旋轉著。啾啾聲響,太陽騎著龍前來。
詩意:這首詩描繪了夏季的景象,以及太陽的升起。詩人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夏日的景色和太陽的壯麗景觀。通過對裁生羅、伐湘竹等細節的描寫,展現出夏天的繁盛和豐收的景象。太陽的升起則表達了自然界的力量和神秘感。
賞析:李賀以他獨特的詩意和意象,描繪了夏季的盛景。他運用了色彩和聲音的形象描寫,使詩句充滿了生動感和鮮明的對比。通過描述裁生羅、伐湘竹等細節,他展現了夏季的繁榮和美麗。太陽升起的描寫則增添了詩詞的壯麗和神秘感,以及對自然界力量的崇敬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夏季景象的描繪,展現了李賀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自然的感悟。他以細膩的筆觸和豐富的意象,創造出了一幅夏季盛景的畫卷,讓讀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暈如車輪上裴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nán fǔ shì shí èr yuè lè cí liù yuè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六月
cái shēng luó, fá xiāng zhú, pèi fú shū shuāng diàn qiū yù.
裁生羅,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
yán yán hóng jìng dōng fāng kāi,
炎炎紅鏡東方開,
yūn rú chē lún shàng péi huí, jiū jiū chì dì qí lóng lái.
暈如車輪上裴回,啾啾赤帝騎龍來。
“暈如車輪上裴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