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不見劉玄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時不見劉玄德”全詩
當時不見劉玄德,誰識先生是將星。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孔明高臥圖》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孔明高臥圖》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詩詞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孔明高臥在一間簡陋的草廬中,他雖未動用他內心中的戰略兵法,卻靜靜地躺在床上,掩上木門。他當時并沒有見到劉備,不過誰能認識這位先生是一位將星呢?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展示了孔明的高尚品格和超凡才智。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孔明高臥圖
未用胸中八陣兵,
草廬高臥掩柴扃。
當時不見劉玄德,
誰識先生是將星。
譯文:
沒有動用我內心中的戰略兵法,
我高臥在一間掩上木門的草廬中。
那時并未見到劉備,
有誰能認出先生是一位將星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孔明高臥的場景為背景,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對孔明的仰慕之情。詩詞的前兩句描述了孔明并未動用他內心中的兵法技巧,而是選擇了高臥在草廬中,掩上木門,靜靜地休息。這種高居不動的姿態,體現了孔明深思熟慮、籌謀周密的智慧。
后兩句則表達了當時沒有人認出孔明的才華和將領身份。劉備作為孔明的主公,卻不在他身邊,這讓人們對孔明的真正身份產生了疑惑。詩人黃庚通過這首詩詞,探討了人們對于智者、英雄的認知和辨識能力的局限性。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賦予了孔明高尚的品格和超人的智慧,展示了他作為一位將領和智者的非凡身份。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表達,詩人呈現了孔明在歷史上的獨特地位和影響力。
“當時不見劉玄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ǒng míng gāo wò tú
孔明高臥圖
wèi yòng xiōng zhōng bā zhèn bīng, cǎo lú gāo wò yǎn chái jiōng.
未用胸中八陣兵,草廬高臥掩柴扃。
dāng shí bú jiàn liú xuán dé, shuí shí xiān shēng shì jiāng xīng.
當時不見劉玄德,誰識先生是將星。
“當時不見劉玄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