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砧杵敲殘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窗砧杵敲殘月”全詩
隔窗砧杵敲殘月,喚起鄉愁歸興濃。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秋聲》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聲》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庭外梧桐葉葉風,
樓頭過雁砌邊蛩。
隔窗砧杵敲殘月,
喚起鄉愁歸興濃。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字里行間透露出濃厚的鄉愁情懷。詩人通過描寫庭院中梧桐樹的葉子隨風搖曳,樓上飛過的雁兒和墻邊傳來的蛩蛩之聲,以及透過窗戶傳來的砧杵聲敲打著殘月,勾起了他濃烈的鄉愁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個充滿秋意的場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鄉愁情感。梧桐樹的葉子隨風飄落,雁兒飛過,蛩蛩之聲回蕩在墻邊,這些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秋天的涼爽和靜謐。而隔窗傳來的砧杵聲敲打著殘月,更是將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渴望表達得淋漓盡致。這種情感的喚起,使得鄉愁和歸鄉之念在詩中得以展現,令讀者也沉浸在這種濃烈的情感之中。
黃庚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鄉愁情感的抒發,使得詩中的情感更為真切和共鳴。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秋天的美麗和獨特的氛圍,同時也能理解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之情。這首詩以簡約而富有意境的表達方式,傳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使得讀者在閱讀中能夠產生共鳴,進一步體味秋天的美妙與情感的流轉。
“隔窗砧杵敲殘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shēng
秋聲
tíng wài wú tóng yè yè fēng, lóu tóu guò yàn qì biān qióng.
庭外梧桐葉葉風,樓頭過雁砌邊蛩。
gé chuāng zhēn chǔ qiāo cán yuè, huàn qǐ xiāng chóu guī xìng nóng.
隔窗砧杵敲殘月,喚起鄉愁歸興濃。
“隔窗砧杵敲殘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