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獨倚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城獨倚樓”全詩
山吞殘日沒,水挾斷云流。
燈影深村夜,鐘聲古寺秋。
西州舊游地,十載此淹留。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西州即事》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州即事》是宋代詩人黃庚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后的景象,主題圍繞著西州的風景和作者的旅行經歷展開。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場雨洗凈了空中的湛藍,我獨自倚在江城的樓上。
山巒吞噬了殘余的太陽,水流帶著斷裂的云彩奔流而去。
深夜的村莊里,燈光映照著幽暗,古寺的鐘聲傳來,宛如秋天的哀思。
這是我在西州舊游的地方,留連了十年之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雨后西州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這個地方的眷戀之情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雨洗空碧的描寫給人一種清新、明凈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一種洗滌心靈的意境。江城獨倚樓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在這個陌生的地方的孤獨和思考,樓上的視角使得作者能夠俯瞰整個風景,感受到自然的壯麗和宏偉。山吞殘日沒、水挾斷云流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遼闊和無窮的力量,也體現了時光的無情流逝。
在深村夜晚,燈影映照出寂靜的氛圍,鐘聲古寺秋的描寫讓人感受到古老寺廟的莊嚴和秋天的凄涼。這些景象都在強調著時間的推移和人事的更迭,而作者在西州的停留已經十年之久,這種留連之情更加凸顯了他對這個地方的深厚感情和難舍之意。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和富有情感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西州的鐘愛之情以及對歲月流轉的感慨。通過對時間和空間的表達,詩人使讀者產生了對人生和人世的思考,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自然和現實的深入感悟。
“江城獨倚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zhōu jí shì
西州即事
yī yǔ xǐ kōng bì, jiāng chéng dú yǐ lóu.
一雨洗空碧,江城獨倚樓。
shān tūn cán rì mò, shuǐ xié duàn yún liú.
山吞殘日沒,水挾斷云流。
dēng yǐng shēn cūn yè, zhōng shēng gǔ sì qiū.
燈影深村夜,鐘聲古寺秋。
xī zhōu jiù yóu dì, shí zài cǐ yān liú.
西州舊游地,十載此淹留。
“江城獨倚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