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種松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去年種松樹”全詩
今年松漸長,埋沒蓬蒿中。
老髯何蒼葵,歲華不改容。
回視蒿與蓬,零落悲秋風。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庚)
黃庚,字星甫,號天臺山人,天臺(今屬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習舉子業。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脫屣場屋,放浪湖海,發平生豪放之氣為詩文”。以游幕和教館為生,曾較長期客越中王英孫(竹所)、任月山家。與宋遺民林景熙、仇遠等多有交往,釋紹嵩《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亦摘錄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編其詩為《月屋漫稿》。事見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關詩文。 黃庚詩,以原鐵琴銅劍樓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兩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錯誨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詩十馀首。
《種松》黃庚 翻譯、賞析和詩意
《種松》是宋代詩人黃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去年種下了松樹,
蒿草和蓬草還沒有生長。
今年松樹漸漸長高,
掩埋了蒿草和蓬草。
歲月已經使我頭發花白,
但我的容顏未曾改變。
回首看看那些蒿草和蓬草,
在凄涼的秋風中零落。
詩意:
《種松》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松樹的成長和周圍蒿草與蓬草的消失,表達了歲月流轉、光陰荏苒的主題。詩人黃庚以植物的成長為比喻,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詩中的松樹象征著堅韌和長壽,與詩人的歲月相對比,強調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
賞析:
《種松》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變遷的深刻思考。通過種植松樹和消失的蒿草與蓬草的對比,詩人描繪了歲月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詩中的松樹象征著堅強和長壽,與詩人的蒼老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短暫。
詩中的"蒿與蓬"被置于松樹之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蒿草和蓬草是一些低矮的植物,容易被掩埋和忽視,而松樹則具有高大挺拔的形象。這種對比揭示了歲月對人事物的影響,強調了時間的不可逆轉和人生的無常性。
詩人以"老髯何蒼葵"來形容自己的容貌,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自身的衰老。然而,詩人并未因此而悲觀,他回首過去的蒿草和蓬草,感嘆它們在秋風中的凋零。這種凄涼的場景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流失和人生的短暫,使詩中的情感更加深刻。
總體而言,黃庚的《種松》以簡潔的語言傳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生短暫的感慨。通過對松樹與蒿草蓬草的對比,揭示了時間的無情和人生的無常性。這首詩詞以典雅的表達方式,引起讀者對于生命和時光的深思。
“去年種松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ǒng sōng
種松
qù nián zhǒng sōng shù, wèi yǒu hāo yǔ péng.
去年種松樹,未有蒿與蓬。
jīn nián sōng jiàn zhǎng, mái mò péng hāo zhōng.
今年松漸長,埋沒蓬蒿中。
lǎo rán hé cāng kuí, suì huá bù gǎi róng.
老髯何蒼葵,歲華不改容。
huí shì hāo yǔ péng, líng luò bēi qiū fēng.
回視蒿與蓬,零落悲秋風。
“去年種松樹”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