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濃綠生云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千山濃綠生云外”全詩
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
金塘閑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
分類:
作者簡介(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李賀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曉涼暮涼樹如盡,
千山濃綠生云外。
依微香雨青氛氳,
膩葉蟠花照曲門。
金塘閑水搖碧漪,
老景沉重無驚飛,
墮紅殘萼暗參差。
詩詞的中文譯文:
清晨和傍晚的涼風吹過,樹木看起來都將枯盡,
千山之間的翠綠在云的外面蓬勃生長。
微雨帶來微妙的香氣,青色的霧氣彌漫在四周,
厚重的葉子上繞成了花朵,照亮了曲門。
金色的塘水悠閑地搖動著碧綠的波紋,
老景色沉重而靜謐,沒有痛惜繁忙的飛鳥,
紅色的花瓣和萼片凋落得雜亂無章。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唐代詩人李賀在河南府考試時的所見所感。詩人通過豐富的描寫,表達了四月的美景和沉靜的氛圍。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早晚涼爽的景色,樹木似乎已經殘枯,而千山之間的翠綠卻顯得旺盛生機。微雨帶來了微妙的香氣,蒙蒙的青色霧氣彌漫在四周,使得它們掩映著膩葉上的蟠花,給曲門帶來了柔和的光亮。詩人運用富有想象力的語言,將金色塘水搖動的碧綠波紋描述得悠閑而寧靜,老景色則顯得沉重而靜謐,沒有了繁忙的飛鳥。紅色的花瓣和萼片在殘敗中堆積在一起,呈現出參差不齊的景象。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寄托了詩人的情感和思緒。詩人對于四月的美景深感震驚,通過細膩的描寫呈現出景色的靜謐和寧和的氛圍。詩人用“曉”和“暮”以及“涼風”等來表達詩人在日出和日落時感受到的涼爽氣息,同時描繪了大自然的凋零景象。而千山濃綠、微香雨、膩葉蟠花等形象則象征了四月的春天帶來的生機和美麗。最后,詩人通過描繪金塘閑水和老景沉重,襯托出四月的寧靜和靜謐,沒有了繁忙和矯揉造作。詩人通過描繪萬物的變化和凋零,表達出自己對于歲月流轉的思考和感慨。
總之,這首詩描繪了四月的美景和沉靜的氛圍,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歲月流轉的思考和感慨。詩人以富有想象力的語言、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四月的景色,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平和、寧靜的詩意體驗。
“千山濃綠生云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nán fǔ shì shí èr yuè lè cí sì yuè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xiǎo liáng mù liáng shù rú jǐn, qiān shān nóng lǜ shēng yún wài.
曉涼暮涼樹如盡,千山濃綠生云外。
yī wēi xiāng yǔ qīng fēn yūn,
依微香雨青氛氳,
nì yè pán huā zhào qū mén.
膩葉蟠花照曲門。
jīn táng xián shuǐ yáo bì yī, lǎo jǐng chén zhòng wú jīng fēi,
金塘閑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
duò hóng cán è àn cēn cī.
墮紅殘萼暗參差。
“千山濃綠生云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九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