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貧不在扊扅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貧不在扊扅炊”全詩
枉道故於尋尺見,求人曷以斗升為。
夷吾不去齊何患,叔向方來晉可知。
得士則興今亦古,可能只直五羊皮。
分類:
《寄蕭國器》李處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蕭國器》是宋代詩人李處權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貧困的生活狀況,并抒發了對社會不公和人生困境的思考和感慨。
詩意:
詩人以自身的貧窮為切入點,表達了他在艱難困苦中的生活狀態與內心的掙扎。他抱怨自己的貧困不僅僅體現在吃穿上,更體現在求學的困難與社會地位的低下。詩人對社會的不公與困境的無奈感到憤懣,同時也借此反思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樸素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社會觸動。詩中的"路貧不在扊扅炊,調苦誰聞食菜時"一句,以貧困為線索,表達了作者在艱難生活中的辛酸與無奈。"枉道故於尋尺見,求人曷以斗升為"這兩句話,反應了作者求學之路的困難與曲折,以及在社會中提升地位的艱辛。"夷吾不去齊何患,叔向方來晉可知"這句表達了詩人對自身身份地位的無奈,同時暗示了社會的不公與局限。最后一句"得士則興今亦古,可能只直五羊皮"提出了作者對于社會變革與自我價值的期望,以及對于知識與才能的珍視。
這首詩以樸素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達了對貧困與社會不公的不滿和思考。詩人通過自身的經歷,呼吁社會關注貧困人士的困境,并寄望于通過知識和才能的提升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首詩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人生思考,凸顯了詩人對于公正與人生價值的追求。
“路貧不在扊扅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iāo guó qì
寄蕭國器
lù pín bù zài yǎn yí chuī, diào kǔ shuí wén shí cài shí.
路貧不在扊扅炊,調苦誰聞食菜時。
wǎng dào gù yú xún chǐ jiàn, qiú rén hé yǐ dòu shēng wèi.
枉道故於尋尺見,求人曷以斗升為。
yí wú bù qù qí hé huàn, shū xiàng fāng lái jìn kě zhī.
夷吾不去齊何患,叔向方來晉可知。
dé shì zé xìng jīn yì gǔ, kě néng zhǐ zhí wǔ yáng pí.
得士則興今亦古,可能只直五羊皮。
“路貧不在扊扅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