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皇謹遵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嗣皇謹遵業”全詩
伏讀明詔意,仰思圣主恩。
蠢彼獯鬻氏,禮數乃弟昆。
帝初為息民,繒帛代更屯。
嗣皇謹遵業,使傳交塞垣。
下臣非知古,有舌詎得論。
恭承丁寧命,敢不夙夜奔。
分類:
《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辭》李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辭》是宋代李復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離開朝廷的場景和對圣主的感恩之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朝辭承明殿,暮下金馬門。
清晨離開承明殿,傍晚抵達金馬門。
這里描繪了作者從朝廷離開到回到自己的住所的情景,展現了宮廷生活的日常變化。
伏讀明詔意,仰思圣主恩。
虛心謙卑地研讀明詔,深深思念圣明的恩典。
作者表達了對圣主的敬仰之情,心懷感激,對圣明的治理和恩賜心懷敬意。
蠢彼獯鬻氏,禮數乃弟昆。
那些愚昧無知的人,對禮節乃至兄弟也不遵守。
這句詩指出了社會中存在的人情冷暖,批評了一些人對禮節和人情的不重視。
帝初為息民,繒帛代更屯。
皇帝初心是為了讓百姓安居樂業,取代了舊時的徭役。
這里描繪了皇帝為了改善百姓生活而進行的改革,廢除了原先的苛捐雜稅,給予了人民更多的福利。
嗣皇謹遵業,使傳交塞垣。
繼位的皇帝勤勉執政,使政令傳達到邊疆。
這句詩表達了皇帝對國家事務的謹慎處理,他的政令得以傳達到邊境地區,展示了皇帝的統治能力。
下臣非知古,有舌詎得論。
作為下屬,我并不通曉古代的事情,有什么資格評論呢?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的謙遜態度,他自謙自己并不精通古代的事物,沒有資格對歷史進行評判。
恭承丁寧命,敢不夙夜奔。
恭敬地接受命令,敢于夜以繼日地奔波。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使命的忠誠和不辭辛勞的態度,他愿意為了完成任務不辭勞苦。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圣主和朝廷的忠誠之情,對社會風氣和統治者的行為作出了批評。同時,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謙遜態度和對使命的敬畏,體現了他作為一名官員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整體上,這首詩詞既有個人情感的表達,又具有社會和政治批判的意味,展現了宋代文人在忠誠與反思之間的復雜心境。
“嗣皇謹遵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ī yuè èr shí èr rì cháo cí
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辭
cháo cí chéng míng diàn, mù xià jīn mǎ mén.
朝辭承明殿,暮下金馬門。
fú dú míng zhào yì, yǎng sī shèng zhǔ ēn.
伏讀明詔意,仰思圣主恩。
chǔn bǐ xūn yù shì, lǐ shù nǎi dì kūn.
蠢彼獯鬻氏,禮數乃弟昆。
dì chū wèi xī mín, zēng bó dài gèng tún.
帝初為息民,繒帛代更屯。
sì huáng jǐn zūn yè, shǐ chuán jiāo sāi yuán.
嗣皇謹遵業,使傳交塞垣。
xià chén fēi zhī gǔ, yǒu shé jù dé lùn.
下臣非知古,有舌詎得論。
gōng chéng dīng níng mìng, gǎn bù sù yè bēn.
恭承丁寧命,敢不夙夜奔。
“嗣皇謹遵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七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