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相峙兩牛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西相峙兩牛鳴”全詩
巖前寶塔藏遺燼,殿里長燈續舊明。
萬法分流皆有相,一心息妄自無生。
叢林是處經行遍,會向東山記姓名。
分類:
《同君俞自牛頭寺至興教院又會文師》李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李復創作的《同君俞自牛頭寺至興教院又會文師》。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在杜曲樊川的舊化城,兩只牛在東西相對峙時鳴叫。
寶塔前的巖石中隱藏著被遺忘的火種,
古老的明燈在殿內延續著光明。
萬法分流,卻都有相互聯系;
一顆心息去妄念,從而達到無生的境界。
在這片叢林中,經行已經遍布無處不在,
我們會在東山上記錄下我們的名字。
詩意:
這首詩以牛頭寺和興教院為背景,描述了作者與君俞一同游歷的情景。詩中通過描繪古城的景象、巖石前的寶塔、殿內的明燈,以及叢林中的經行,展現了佛教的思想和修行之道。詩人表達了萬法相互聯系、一心無妄無生的境界,以及通過修行與探索東山的經歷來留下自己的名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佛教的思想和修行的境界。詩中的牛頭寺和興教院代表了佛教的修行場所,寶塔、明燈象征著佛教的智慧和光明。通過描繪這些景象,詩人傳達了對佛教修行的敬仰和向往。
詩中的萬法分流、一心無妄無生的境界,表達了追求超越塵世的修行目標。詩人通過叢林中的經行的描寫,強調了修行的重要性和廣泛性,暗示著只有不斷地修行才能達到心靈的凈化和覺悟的境地。
最后,詩人提到會在東山上留下姓名,表達了對修行經歷的珍視和紀念,同時也展示了作者與君俞的情誼和共同追求。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深刻的佛教哲理,展現了詩人對修行道路的思考和領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東西相峙兩牛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jūn yú zì niú tóu sì zhì xìng jiào yuàn yòu huì wén shī
同君俞自牛頭寺至興教院又會文師
dù qū fán chuān jiù huà chéng, dōng xī xiāng zhì liǎng niú míng.
杜曲樊川舊化城,東西相峙兩牛鳴。
yán qián bǎo tǎ cáng yí jìn, diàn lǐ cháng dēng xù jiù míng.
巖前寶塔藏遺燼,殿里長燈續舊明。
wàn fǎ fēn liú jiē yǒu xiāng, yī xīn xī wàng zì wú shēng.
萬法分流皆有相,一心息妄自無生。
cóng lín shì chù jīng xíng biàn, huì xiàng dōng shān jì xìng míng.
叢林是處經行遍,會向東山記姓名。
“東西相峙兩牛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