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如不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官如不怒”全詩
上官如不怒,善政有誰知。
賦役貧中減,鞭笞惡處施。
邑人多未悟,去后始應思。
分類:
《寄周寺丞》李覯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周寺丞》是宋代詩人李覯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李覯對于南豐宰周寺丞的贊賞和思念之情。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愛南豐宰,天資舉措奇。
上官如不怒,善政有誰知。
賦役貧中減,鞭笞惡處施。
邑人多未悟,去后始應思。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李覯對南豐宰周寺丞的敬佩和懷念之情。李覯稱贊周寺丞在治理南豐方面的才能和舉措是非常出色的,他是一位天資聰慧、行事有方的官員。李覯認為,如果上級官員不生氣,周寺丞善政施行得再好,又有誰會知道呢?他減輕了賦稅和勞役的負擔,對待惡人則果斷懲治。然而,許多邑人并沒有認識到周寺丞的優秀之處,只有在他離開后才開始思念和體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揭示了李覯對周寺丞的贊賞和思念之情。通過對周寺丞的描述,表達了李覯對善政和能干官員的敬重和向往。他認為周寺丞的才干和治理能力出眾,但很多人卻未能認識到他的價值。這種情感反映了宋代士人對于能干官員的渴望和對社會政治狀況的關注。
詩中還暗含著對于社會現實的思考。李覯通過描繪周寺丞的善政和對惡人的懲治,暗示了社會需要有明智、公正的官員來引導和治理。然而,他同時也指出,這樣的官員往往被人們忽視或未能充分認識到他們的價值,只有在他們離開后才開始思念和思考。
整體上,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李覯對于周寺丞的贊嘆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對于善政和能干官員的向往,以及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它展示了宋代士人對于社會政治狀況的關注和對于公正治理的期望。
“上官如不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zhōu sì chéng
寄周寺丞
wǒ ài nán fēng zǎi, tiān zī jǔ cuò qí.
我愛南豐宰,天資舉措奇。
shàng guān rú bù nù, shàn zhèng yǒu shéi zhī.
上官如不怒,善政有誰知。
fù yì pín zhōng jiǎn, biān chī è chù shī.
賦役貧中減,鞭笞惡處施。
yì rén duō wèi wù, qù hòu shǐ yīng sī.
邑人多未悟,去后始應思。
“上官如不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