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兼氣不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兼氣不備”全詩
上中下為三,善與惡為二。
鄒洛異而同,韓揚同而異。
不指理不明,不兼氣不備。
理無智無愚,氣有駁有粹。
本體在涵養,工夫由克治。
立義以居敬,存誠以去偽。
曾思兩卷書,學問千古事。
性外無馀天,齋中有樂地。
分類:
《性齋二首為湖陸提舉作》陸文圭 翻譯、賞析和詩意
《性齋二首為湖陸提舉作》是宋代陸文圭創作的詩詞。這首詩詞探討了儒家學說中的性理問題,以及修養和修身的重要性。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孔門性不聞,學者失其義。
上中下為三,善與惡為二。
鄒洛異而同,韓揚同而異。
不指理不明,不兼氣不備。
理無智無愚,氣有駁有粹。
本體在涵養,工夫由克治。
立義以居敬,存誠以去偽。
曾思兩卷書,學問千古事。
性外無馀天,齋中有樂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儒家學說中的性理為主題,探討了修身養性的重要性以及學者在學習中應遵循的原則。詩中提到了許多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如鄒衍、魯肅、韓愈等,他們對性理的理解略有不同,但都強調了修養和道德的重要性。
詩詞中強調了理和氣的關系。理是指人的本性和道德原則,氣是指人的行為和實踐。詩中說理沒有智慧和愚昧之分,意味著人的本性是普遍的,不分賢愚。而氣則有高低之分,人的行為可以是善良或邪惡。修養的關鍵在于涵養本性,通過修煉和悟道來克服邪惡的氣,使之趨于純粹。
詩詞中還提到了立義以居敬、存誠以去偽。這表明學者在學習中應以崇高的精神追求真理,同時要堅持真誠,摒棄虛偽和偽裝。只有真實的心靈才能接近道德的真理。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修養的效果。詩中說修養可以使人超越塵世的束縛,達到超越自我的境地,同時在修養的齋戒之中,也可以找到快樂和樂趣。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探討性理和修養的問題,強調了道德和真理的重要性,以及學者在學習和修養中應遵循的原則。它表達了儒家思想中的價值觀和修身養性的理念,對于后世的讀者仍然具有啟迪和借鑒的價值。
“不兼氣不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ng zhāi èr shǒu wèi hú lù tí jǔ zuò
性齋二首為湖陸提舉作
kǒng mén xìng bù wén, xué zhě shī qí yì.
孔門性不聞,學者失其義。
shàng zhōng xià wèi sān, shàn yǔ è wèi èr.
上中下為三,善與惡為二。
zōu luò yì ér tóng, hán yáng tóng ér yì.
鄒洛異而同,韓揚同而異。
bù zhǐ lǐ bù míng, bù jiān qì bù bèi.
不指理不明,不兼氣不備。
lǐ wú zhì wú yú, qì yǒu bó yǒu cuì.
理無智無愚,氣有駁有粹。
běn tǐ zài hán yǎng, gōng fū yóu kè zhì.
本體在涵養,工夫由克治。
lì yì yǐ jū jìng, cún chéng yǐ qù wěi.
立義以居敬,存誠以去偽。
zēng sī liǎng juǎn shū, xué wèn qiān gǔ shì.
曾思兩卷書,學問千古事。
xìng wài wú yú tiān, zhāi zhōng yǒu lè dì.
性外無馀天,齋中有樂地。
“不兼氣不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