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騁少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卿卿騁少年”全詩
卿卿騁少年,昨日殷橋見。
封侯早歸來,莫作弦上箭。
分類:
作者簡介(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休洗紅》李賀 翻譯、賞析和詩意
《休洗紅》是唐代詩人李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休洗紅,洗得多了紅色變淺。
卿卿騁少年,昨日在殷橋見。
封侯早歸來,莫做弦上的箭。
詩意:
這首詩以唐代的風格寫成,表達了詩人對青春逝去和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人通過描述紅顏褪色的景象,暗示了青春的短暫和無法挽回的流逝。他提醒年輕人要珍惜青春,不要輕易追求功名利祿,而是應該回歸平凡生活,享受當下的美好。
賞析:
《休洗紅》以簡潔有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青春和時光的感慨。首句“休洗紅,洗得多了紅色變淺”通過洗去紅色的動作,暗喻了青春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凋零。紅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熱情和活力,因此紅色的褪去也意味著青春的消逝。
接下來的兩句“卿卿騁少年,昨日在殷橋見”描繪了少年們在殷橋相聚的情景。這里的“卿卿”表示親昵和友好,強調了友誼和青春的美好。殷橋可能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地點,也可能象征著青春的聚會和歡樂時光。
最后兩句“封侯早歸來,莫做弦上的箭”,詩人用封侯歸來的形象告誡年輕人不要追求權勢和名利。箭是射擊的工具,詩中的箭可能指代追求功名利祿的人。詩人希望年輕人能夠放下功利的欲望,回歸平凡的生活,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青春和時光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紅色、殷橋和封侯的描寫,傳達了珍惜青春、追求內心真實歡樂的主題。這首詩詞在唐代以及后來的文人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被視為表達對逝去青春的思念和對現實追求的反思的經典之作。
“卿卿騁少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ū xǐ hóng
休洗紅
xiū xǐ hóng, xǐ duō hóng sè qiǎn.
休洗紅,洗多紅色淺。
qīng qīng chěng shào nián, zuó rì yīn qiáo jiàn.
卿卿騁少年,昨日殷橋見。
fēng hóu zǎo guī lái, mò zuò xián shàng jiàn.
封侯早歸來,莫作弦上箭。
“卿卿騁少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