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子自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桂子自落”全詩
蒼鷹擺血,白鳳下肺。
桂子自落,云弄車蓋。
木死沙崩惡谿島,阿母得仙今不老。
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臥水埋金爪。
崖蹬蒼苔吊石發,江君掩帳筼筜折。
蓮花去國一千年,雨后聞腥猶帶鐵。
分類:
作者簡介(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有《雁門太守行》、《李憑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變期的一個代表者。他所寫的詩大多是慨嘆生不逢時和內心苦悶,抒發對理想、抱負的追求;對當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人民所受的殘酷剝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壓城城欲摧”,“雄雞一聲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后,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郁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假龍吟歌》李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假龍吟歌》是唐代詩人李賀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石軋銅杯,吟詠枯瘁。
蒼鷹擺血,白鳳下肺。
桂子自落,云弄車蓋。
木死沙崩惡谿島,阿母得仙今不老。
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臥水埋金爪。
崖蹬蒼苔吊石發,江君掩帳筼筜折。
蓮花去國一千年,雨后聞腥猶帶鐵。
譯文:
石磨擦銅杯,吟詠已經疲憊。
蒼鷹搖動血脈,白鳳降臨肺腑。
桂子自然落下,云朵輕撫車頂。
木頭枯死,沙石崩塌惡谿島,阿母得道如今不老。
在窟窿里翻騰攪動清涎,隱蔽的洞穴躺在水中埋藏金爪。
崖壁上懸掛蒼苔,悼念石頭脫落,江君掩蓋著帳篷,草帽碎裂。
蓮花離開故國一千年,雨后聞到腥氣仍然帶有鐵銹的味道。
詩意和賞析:
《假龍吟歌》是一首充滿奇幻幽怨氛圍的詩詞。李賀以奇特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語言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痛苦、孤獨和對逝去歲月的懷念。
詩中的意象多為隱喻和象征,充滿了奇幻和超現實的元素。石磨擦銅杯、蒼鷹搖動血脈、白鳳降臨肺腑等形象都是對生命和時間流逝的描繪。桂子自然落下、木頭枯死、沙石崩塌惡谿島等描繪了自然界的變遷和無常。
詩中還包含了對人物的描繪,如阿母得道不老、江君掩蓋帳篷等,這些人物形象增加了詩詞的神秘感和超然感。
整首詩詞的意境是一片神秘、荒蕪和頹廢的景象,詩人通過各種意象的疊加和錯綜復雜的描寫方式,營造出一種超現實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無奈和對逝去歲月的追憶。
這首詩詞的語言風格獨特,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表達手法,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和感官沖擊。它使人們進入了一個奇幻的世界,引起讀者深思和聯想,展示了李賀獨特的詩歌才華和狂放不羈的創作風格。
“桂子自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ǎ lóng yín gē
假龍吟歌
shí yà tóng bēi, yín yǒng kū cuì.
石軋銅杯,吟詠枯瘁。
cāng yīng bǎi xuè, bái fèng xià fèi.
蒼鷹擺血,白鳳下肺。
guì zǐ zì luò,
桂子自落,
yún nòng chē gài.
云弄車蓋。
mù sǐ shā bēng è xī dǎo, ā mǔ dé xiān jīn bù lǎo.
木死沙崩惡谿島,阿母得仙今不老。
dàn zhōng tiào tài jié qīng xián, wēi ruán wò shuǐ mái jīn zhǎo.
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臥水埋金爪。
yá dēng cāng tái diào shí fā,
崖蹬蒼苔吊石發,
jiāng jūn yǎn zhàng yún dāng zhé.
江君掩帳筼筜折。
lián huā qù guó yī qiān nián, yǔ hòu wén xīng yóu dài tiě.
蓮花去國一千年,雨后聞腥猶帶鐵。
“桂子自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