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耽幽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是耽幽隱”全詩
白發經秋別,黃花入夢圓。
一場蜂蝶后,老圃雪霜前。
不是耽幽隱,淵明地自偏。
分類:
《和匏齋菊花》丘葵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匏齋菊花》是宋代丘葵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菊花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和自然界變化的思考,同時也蘊含了一種對人生境遇和個人追求的寄托。
譯文:
東籬曾手種,賴以制頹年。
白發經秋別,黃花入夢圓。
一場蜂蝶后,老圃雪霜前。
不是耽幽隱,淵明地自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菊花的生長過程,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的感慨。首先,詩中提到了菊花種植的東籬,暗示了時間的流逝。東籬作為菊花栽種的地方,象征著歲月的經過。作者賴以制衰老的歲月,就像是菊花依靠東籬一樣。這種對菊花與歲月的聯想,凸顯了詩中的主題。
詩的第二句"白發經秋別,黃花入夢圓"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經歷的回憶和憧憬。白發象征著衰老,經過秋天的離別,進入了夢中的圓滿。這句詩意呼應了第一句,時間的流轉使得人們經歷了歲月的變遷,但心中的夢想和追求卻依然存在。
接下來的兩句"一場蜂蝶后,老圃雪霜前"描繪了菊花在蜂蝶飛舞之后、在秋霜之前的景象。這里蜂蝶的出現象征著繁忙的夏季,而雪霜的到來則預示著冬天的臨近。菊花在這一過程中的存在和轉變,與人生的變化相呼應。蜂蝶的離去和雪霜的到來都是人世間不可避免的事情,但菊花仍然堅守在老圃中。
最后一句"不是耽幽隱,淵明地自偏"表達了作者的態度。耽于幽隱是指沉溺于遁世的隱居生活,而淵明則是指古代哲學家荀子的名字,代表著對人生的明智選擇。詩人不愿意沉迷于幽隱的境地,而是選擇像淵明一樣,自己偏愛的生活方式。這句話透露出作者對于個人追求和生活態度的思考。
《和匏齋菊花》通過菊花的形象描繪了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變遷,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感慨和對個人追求的思考。同時,詩中蘊含了對人生境遇的接受和對自我選擇的堅持,給人以啟示和反思。
“不是耽幽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áo zhāi jú huā
和匏齋菊花
dōng lí céng shǒu zhǒng, lài yǐ zhì tuí nián.
東籬曾手種,賴以制頹年。
bái fà jīng qiū bié, huáng huā rù mèng yuán.
白發經秋別,黃花入夢圓。
yī chǎng fēng dié hòu, lǎo pǔ xuě shuāng qián.
一場蜂蝶后,老圃雪霜前。
bú shì dān yōu yǐn, yuān míng dì zì piān.
不是耽幽隱,淵明地自偏。
“不是耽幽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二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