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共竹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有時共竹語”全詩
經年北窗夢,十倍西湖涼。
隱幾湖上人,恰恰修竹長。
有時共竹語,風雨撼一床。
屋間恐飛去,著繡圍上方。
念君愛臣心,如愛竹在傍。
亦如夜深月,照我冰雪腸。
閑官固自好,要地庸何傷。
約束萬卷書,提攜雙錦囊。
日邊有新宅,不種一畝桑。
朝回碧幢底,真上相宜堂。
分類:
《曾知合相宜堂》釋寶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曾知合相宜堂》是宋代釋寶曇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清幽宜人的景象,充滿了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曾知合相宜堂,
曾經明白這座相宜堂是多么合適,
朝代:宋代,作者:釋寶曇。
竹不解俗語,
竹子不懂凡俗的語言,
頗識天語香。
卻懂得天地間的語言和香氣。
經年北窗夢,
經過多年,北窗中的夢境,
十倍西湖涼。
更勝西湖的涼爽宜人。
隱幾湖上人,
隱居在湖邊小屋的人,
恰恰修竹長。
正好修剪著竹子的生長。
有時共竹語,
有時與竹子共同交流,
風雨撼一床。
風雨搖晃著竹床。
屋間恐飛去,
擔心竹子會飛走,
著繡圍上方。
給圍墻繡上花紋。
念君愛臣心,
思念君主對臣子的愛護之心,
如愛竹在傍。
就像愛護身旁的竹子一樣。
亦如夜深月,
也像深夜中的明月,
照我冰雪腸。
照亮我內心的冰雪。
閑官固自好,
閑暇的官員自然喜愛這樣的生活,
要地庸何傷。
要地庸俗又有何傷害。
約束萬卷書,
只約束住萬卷書籍,
提攜雙錦囊。
隨身攜帶著雙層錦囊。
日邊有新宅,
在太陽的邊際有座新宅,
不種一畝桑。
卻沒有種植一畝桑樹。
朝回碧幢底,
早晨回到碧瓦幢頂下,
真上相宜堂。
真正進入了相宜堂。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竹子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竹子不解俗語、懂得天地語言和香氣,以及與竹子共同對話的情景,凸顯了作者與自然的緊密聯系和親切感。詩詞中的景象和意象,使讀者感受到一種寧靜、恬靜的氛圍,營造出一種追求內心寧靜與心靈舒暢的境界。通過對自然和生活的觀察和描繪,作者傳遞了對自由自在、清凈宜人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對真摯友誼和深情愛情的渴望。
這首詩詞的寫作風格簡潔明快,字里行間透露出作者的情感和思索。通過對竹子、窗戶、夢境等元素的運用,作者以簡約的語言勾勒出一個詩意深長的場景,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與人文的獨特感悟。
“有時共竹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éng zhī hé xiāng yí táng
曾知合相宜堂
zhú bù jiě sú yǔ, pō shí tiān yǔ xiāng.
竹不解俗語,頗識天語香。
jīng nián běi chuāng mèng, shí bèi xī hú liáng.
經年北窗夢,十倍西湖涼。
yǐn jǐ hú shàng rén, qià qià xiū zhú zhǎng.
隱幾湖上人,恰恰修竹長。
yǒu shí gòng zhú yǔ, fēng yǔ hàn yī chuáng.
有時共竹語,風雨撼一床。
wū jiān kǒng fēi qù, zhe xiù wéi shàng fāng.
屋間恐飛去,著繡圍上方。
niàn jūn ài chén xīn, rú ài zhú zài bàng.
念君愛臣心,如愛竹在傍。
yì rú yè shēn yuè, zhào wǒ bīng xuě cháng.
亦如夜深月,照我冰雪腸。
xián guān gù zì hào, yào dì yōng hé shāng.
閑官固自好,要地庸何傷。
yuē shù wàn juǎn shū, tí xié shuāng jǐn náng.
約束萬卷書,提攜雙錦囊。
rì biān yǒu xīn zhái, bù zhǒng yī mǔ sāng.
日邊有新宅,不種一畝桑。
cháo huí bì chuáng dǐ, zhēn shàng xiàng yí táng.
朝回碧幢底,真上相宜堂。
“有時共竹語”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