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凋古木秋陰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凋古木秋陰薄”全詩
風凋古木秋陰薄,煙瑣西山暝色賒。
題柱未期歸蜀國,系船長得傍蘆花。
云林好處欲留腳,要趁新詩挽物華。
分類:
《貽康兼善》釋紹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貽康兼善》是宋代釋紹嵩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遍繞籬邊日漸斜,
盡無雞犬有鳴鴉。
風凋古木秋陰薄,
煙瑣西山暝色賒。
題柱未期歸蜀國,
系船長得傍蘆花。
云林好處欲留腳,
要趁新詩挽物華。
詩意: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以自然景觀傳遞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意境。詩人觀察到夕陽斜照,周圍的景物趨于寂靜,只有鳴鴉的聲音回蕩在籬笆邊上。秋天的風吹落古木的葉子,整個秋天的天色顯得暗淡。西山的景色被煙霧所掩蓋,暮色逐漸降臨。詩人表示自己對于回到蜀國的心愿尚未實現,只能系船靠近蘆花邊,寄情于身旁的自然之美。他想在美麗的云林中停留下來,抓住這個機會寫一首新的詩篇,來表達心中的情感和思緒。
賞析:
《貽康兼善》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寧靜、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詩中的景物描寫細膩而恰到好處,通過描繪夕陽、鳴鴉、古木、西山等元素,創造出一種寧靜、凄美的氛圍。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對歸鄉、留戀美好時光的渴望。
詩中的“遍繞籬邊日漸斜”,描繪了夕陽斜照的景象,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又以“盡無雞犬有鳴鴉”,將自然聲音的寥落與靜謐傳達給讀者。
在描繪自然景色時,詩人運用了“風凋古木秋陰薄”,以及“煙瑣西山暝色賒”的形象描寫,表現了秋天的凄美,給人一種淡雅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歸蜀的期待,但未能如愿,只能系船傍蘆花,抓住眼前美景,寫下新的詩篇。這種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自然的贊美,體現了詩人對于內心情感的寄托和表達。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精細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將詩人的情感和思緒融入其中,營造出一種寧靜、凄美的氛圍。讀者通過閱讀,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麗和詩人內心的深情與激蕩。
“風凋古木秋陰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í kāng jiān shàn
貽康兼善
biàn rào lí biān rì jiàn xié, jǐn wú jī quǎn yǒu míng yā.
遍繞籬邊日漸斜,盡無雞犬有鳴鴉。
fēng diāo gǔ mù qiū yīn báo, yān suǒ xī shān míng sè shē.
風凋古木秋陰薄,煙瑣西山暝色賒。
tí zhù wèi qī guī shǔ guó, xì chuán zhǎng de bàng lú huā.
題柱未期歸蜀國,系船長得傍蘆花。
yún lín hǎo chù yù liú jiǎo, yào chèn xīn shī wǎn wù huá.
云林好處欲留腳,要趁新詩挽物華。
“風凋古木秋陰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