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人一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人一牛”全詩
得人一馬,還人一牛。
豈不見臨濟三遭白棒,大愚肋下三拳痛{上祝下土},不共戴天讎。
休休,說著令人滿面羞。
分類:
《偈頌一百零二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零二首》是宋代僧人釋紹曇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堅定的決心和慷慨的情懷。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不做,二不休。
得人一馬,還人一牛。
豈不見臨濟三遭白棒,
大愚肋下三拳痛。
不共戴天讎。
休休,說著令人滿面羞。
詩意:
這首詩詞傳達了作者釋紹曇的決心和慷慨情懷。詩人表示,他寧愿不做某件事情,也不會半途而廢,他要有始有終。他以馬作為比喻,表示他愿意給予別人幫助和支持,但同時也要求別人能夠回報他,就像還他一頭牛一樣。詩中提到了臨濟宗祖三次遭受白棒的困擾,以及大愚肋下三拳的痛苦,這些都是對于追求道路上的困難和挫折的隱喻。最后,詩人強調了他與怨敵不共戴天的立場,并表達了他對那些言而無信之人的憤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決心和慷慨情懷,蘊含著強烈的責任感和正義感。通過馬和牛的比喻,詩人展示了他對于付出與回報的看法,強調了互惠互利的原則。詩中的困難和挫折的描繪,使人們對于追求道路上的艱辛有所體悟。最后,詩人的憤慨之情表達了他對于言而無信之人的不滿,這種情感在當時社會中深受人們的共鳴。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和鮮明的意象,傳達了作者的決心和慷慨情懷,展現了他對于道路追求的堅定信念和對于正義的追求。這些內容使得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具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還人一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líng èr shǒu
偈頌一百零二首
yī bù zuò, èr bù xiū.
一不做,二不休。
dé rén yī mǎ, hái rén yī niú.
得人一馬,還人一牛。
qǐ bú jiàn lín jì sān zāo bái bàng, dà yú lē xià sān quán tòng shàng zhù xià tǔ,
豈不見臨濟三遭白棒,大愚肋下三拳痛{上祝下土},
bù gòng dài tiān chóu.
不共戴天讎。
xiū xiū,
休休,
shuō zhe lìng rén mǎn miàn xiū.
說著令人滿面羞。
“還人一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