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籜包角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籜包角黍”全詩
香浮毛乳,清透肌膚。
肱枕藜床心醉月,驅邪何用掛神符。
汨羅人去遠,還有獨醒無。
分類:
《偈頌一百零四首》釋紹曇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偈頌一百零四首》是宋代釋宗學者釋紹曇所作的一部詩詞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籜包角黍,花點菖蒲。
這里描述了籜包里的角黍(一種粗壯的谷類植物)和菖蒲上的花點。這種描寫帶有一種樸素自然的美感,展現了作者對日常生活中細微之處的觀察和贊美。
香浮毛乳,清透肌膚。
這句描述了一種香氣從浮在牛乳上的細毛中飄出,并且穿透了皮膚,清新透明。這種描寫帶有一種細致入微的感覺,表達了作者對于細節之美的敏感和欣賞。
肱枕藜床心醉月,驅邪何用掛神符。
這句描述了作者依靠藜床為枕,心情陶醉地仰望著皎潔的月亮。作者認為,清靜的心境和對美的感受才是真正驅除邪惡的力量,而不需要依賴于外部的符咒或儀式。
汨羅人去遠,還有獨醒無。
這句表達了作者對于遠離家鄉的人們的思念。即使在汨羅(地名)的人們離開了,但作者仍然獨自清醒地留在原地,寂靜地思考。這句話中透露出一種孤獨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一系列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內心寧靜和情感的思考。通過描寫瑣碎之物和細節之美,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敏感和對于內心寧靜的追求。同時,作者也在詩中表達了對于家鄉和遠方的思念之情。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審美觀念和內心世界。
“籜包角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sòng yī bǎi líng sì shǒu
偈頌一百零四首
tuò bāo jiǎo shǔ, huā diǎn chāng pú.
籜包角黍,花點菖蒲。
xiāng fú máo rǔ, qīng tòu jī fū.
香浮毛乳,清透肌膚。
gōng zhěn lí chuáng xīn zuì yuè, qū xié hé yòng guà shén fú.
肱枕藜床心醉月,驅邪何用掛神符。
mì luó rén qù yuǎn, hái yǒu dú xǐng wú.
汨羅人去遠,還有獨醒無。
“籜包角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