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草無窮日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邊草無窮日暮”全詩
咆沙咆雪獨嘶,東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江南塞北別離。
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分類: 調笑
作者簡介(韋應物)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一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以善于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雜曲歌辭·宮中調笑》韋應物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胡馬,胡馬,遠放在燕支山下。
咆哮著沙和雪,獨自嘶鳴,東望西望迷了路。
迷了路,迷了路,邊草無窮,日已暮。
河漢,河漢,黎明掛在漫長的秋城上。
憂傷的人起身望相思,江南與塞北的別離。
別離,別離,雖然河漢同在一條路上卻已絕跡。
詩意:該詩以描述胡馬的狀況為主線,通過描繪遠離故鄉的胡馬在燕支山下放牧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離散和別離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胡馬象征著與唐代社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他們迷失在邊塞之中,思念著故鄉,通過此情節,詩人揭示了戰亂年代的困擾和痛苦,表達了對于彼此間隔離的悲哀之情。
賞析:該詩以胡馬與離別為主題,以邊疆塞外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胡馬迷失彷徨的情境。通過胡馬的形象,詩人將離散的思緒與困頓的命運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于離散和別離的深刻感慨。詩中的反復描寫和詩言詩意的呼喚,更加強烈地突顯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痛楚。整首詩節奏流暢,押韻穩定,表達力量強烈,既展現了作者對于戰亂時期人們流離失所的關切,又表達出了他對于家國團圓的期盼和思念之情。
“邊草無窮日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gōng zhōng tiáo xiào
雜曲歌辭·宮中調笑
hú mǎ, hú mǎ, yuǎn fàng yàn zhī shān xià.
胡馬,胡馬,遠放燕支山下。
páo shā páo xuě dú sī,
咆沙咆雪獨嘶,
dōng wàng xī wàng lù mí.
東望西望路迷。
mí lù, mí lù, biān cǎo wú qióng rì mù.
迷路,迷路,邊草無窮日暮。
hé hàn, hé hàn, xiǎo guà qiū chéng màn màn.
河漢,河漢,曉掛秋城漫漫。
chóu rén qǐ wàng xiāng sī,
愁人起望相思,
jiāng nán sài běi bié lí.
江南塞北別離。
lí bié, lí bié, hé hàn suī tóng lù jué.
離別,離別,河漢雖同路絕。
“邊草無窮日暮”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