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如多似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其如多似麻”全詩
掉舌翻紅焰,盤身蹙白花。
噴人豎毛發,飲浪沸泥沙。
欲學叔敖瘞,其如多似麻。
越嶺南濱海,武都西隱戎。
雄黃假名石,鷣鳥遠難籠。
詎有隳腸計,應無破腦功。
巴山晝昏黑,妖霧毒濛濛。
漢帝斬蛇劍,晉時燒上天。
自茲繁巨蟒,往往壽千年。
白晝遮長道,青溪蒸毒煙。
戰龍蒼海外,平地血浮船。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蟲豸詩·巴蛇(三首)》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蟲豸詩·巴蛇(三首)》是唐代元稹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巴蛇千種毒,其最鼻褰蛇。
掉舌翻紅焰,盤身蹙白花。
噴人豎毛發,飲浪沸泥沙。
欲學叔敖瘞,其如多似麻。
越嶺南濱海,武都西隱戎。
雄黃假名石,鷣鳥遠難籠。
詎有隳腸計,應無破腦功。
巴山晝昏黑,妖霧毒濛濛。
漢帝斬蛇劍,晉時燒上天。
自茲繁巨蟒,往往壽千年。
白晝遮長道,青溪蒸毒煙。
戰龍蒼海外,平地血浮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種名為巴蛇的毒蛇。雖然詩中沒有直接表達出作者的主觀情感,但通過對巴蛇的描寫,展現了其危險性和恐怖之處。
詩中提到巴蛇擁有千種毒,其中最危險的是鼻褰蛇,它的舌頭掉下時會翻紅如焰,身體盤繞時會顯露出白色的花紋。巴蛇噴出的毒液能使人的毛發豎立,喝下水浪都會沸騰成泥沙。詩中提到了叔敖(古代神話中的人物)曾經埋葬過巴蛇,但巴蛇的數量比麻多得多,無法完全消除。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巴山以南、濱海之地和西方的武都都有巴蛇出沒,它們的毒性如此之大,以至于無法用籠子困住鷣鳥(古代傳說中的神鳥)。詩中表達了一種無法抵擋的力量和難以控制的危險。
詩詞中還提到了一些歷史典故,如漢帝斬蛇劍和晉時燒上天。這些典故進一步強調了巴蛇的惡劣和危險,并暗示巴蛇的存在已經久遠,壽命長達千年。
整首詩詞以黑暗、毒霧和戰爭的景象作為背景,營造出一種緊張、恐怖的氛圍。通過對巴蛇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界中可怕力量存在的認知和敬畏之情。
“其如多似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ng zhì shī bā shé sān shǒu
蟲豸詩·巴蛇(三首)
bā shé qiān zhǒng dú, qí zuì bí qiān shé.
巴蛇千種毒,其最鼻褰蛇。
diào shé fān hóng yàn, pán shēn cù bái huā.
掉舌翻紅焰,盤身蹙白花。
pēn rén shù máo fà, yǐn làng fèi ní shā.
噴人豎毛發,飲浪沸泥沙。
yù xué shū áo yì, qí rú duō shì má.
欲學叔敖瘞,其如多似麻。
yuè lǐng nán bīn hǎi, wǔ dū xī yǐn róng.
越嶺南濱海,武都西隱戎。
xióng huáng jiǎ míng shí, yín niǎo yuǎn nán lóng.
雄黃假名石,鷣鳥遠難籠。
jù yǒu huī cháng jì, yīng wú pò nǎo gōng.
詎有隳腸計,應無破腦功。
bā shān zhòu hūn hēi, yāo wù dú méng méng.
巴山晝昏黑,妖霧毒濛濛。
hàn dì zhǎn shé jiàn, jìn shí shāo shàng tiān.
漢帝斬蛇劍,晉時燒上天。
zì zī fán jù mǎng, wǎng wǎng shòu qiān nián.
自茲繁巨蟒,往往壽千年。
bái zhòu zhē zhǎng dào, qīng xī zhēng dú yān.
白晝遮長道,青溪蒸毒煙。
zhàn lóng cāng hǎi wài, píng dì xuè fú chuán.
戰龍蒼海外,平地血浮船。
“其如多似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