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笑清都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梨笑清都月”全詩
近樹禽垂翅,依原獸絕蹤。
微遭斷手足,厚毒破心胸。
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
構脾分部伍,嚼蕊奉君親。
翅羽頗同類,心神固異倫。
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蘭蕙本同畹,蜂蛇亦雜居。
害心俱毒螫,妖焰兩吹噓。
雷蟄吞噬止,枯焚巢穴除。
可憐相濟惡,勿謂禍無馀。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蟲豸詩·蛒蜂(三首)》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蟲豸詩·蛒蜂(三首)》是唐代詩人元稹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蛒蜂蛇蟒魚蟻,蛇蟒臥在洞穴里,穴下有一窩蜜蜂。樹上的鳥兒展開翅膀,原野中的野獸不再出現。微不足道地受到傷害,嚴重的毒液撕裂我的心胸。以前曾用那些招魂的詩句,怎么知道眼睛卻自己碰到了麻煩。梨花開放,笑看著皇都的明月;蜜蜂飛舞,游弋在紫禁城的春天。構筑蜂窩的蜂蠟分成部隊,嚼食花蕊,獻給君王親自品嘗。蜜蜂的翅膀和羽毛相似,但心靈和精神卻有著不同的命運。誰能知道世間之中,并非沒有噬人的人存在。蘭花和茉莉原本生長在同一個田野上,蜜蜂和蛇蟒也共同棲息其中。它們都具有傷害心靈的毒螫,妖艷的火焰都吹噓著自己的力量。唯有雷擊才能吞噬它們,焚燒它們的巢穴,從而消除它們的危害。可憐的是,互相幫助的邪惡依然存在,不要認為災禍已經沒有剩余。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蜂蠟和蛇蟒的形象,表達了世間萬物中存在的邪惡和危險。蜜蜂和蛇蟒都具有威脅生命的力量,它們的行為都會帶來傷害和毒害。詩詞中提到的招魂句、梨花和蜂蠟奉獻給君王等細節,暗示了邪惡力量的存在與滋生,并且它們往往隱藏在美麗和純潔之下。詩人通過雷擊和焚燒的手段來消除邪惡,但也提醒人們,即使災禍被排除,邪惡仍然可能互相勾結,繼續帶來危害。
這首詩詞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意象豐富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邪惡和危險的深刻認識。通過對自然界中蜜蜂和蛇蟒的描繪,詩人探討了善惡并存的現實世界,警示人們要警覺于邪惡的存在,并通過雷擊焚燒的手段來消除邪惡的威脅。整首詩詞的意境凄涼而深沉,通過對自然界中的昆蟲和爬行動物的描寫,折射出人間的復雜和危險,使讀者在閱讀中產生深思。
“梨笑清都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ng zhì shī gé fēng sān shǒu
蟲豸詩·蛒蜂(三首)
bā shé pán kū xué, xué xià yǒu cháo fēng.
巴蛇蟠窟穴,穴下有巢蜂。
jìn shù qín chuí chì, yī yuán shòu jué zōng.
近樹禽垂翅,依原獸絕蹤。
wēi zāo duàn shǒu zú, hòu dú pò xīn xiōng.
微遭斷手足,厚毒破心胸。
xī shén zhāo hún jù, nǎ zhī yǎn zì féng.
昔甚招魂句,那知眼自逢。
lí xiào qīng dōu yuè, fēng yóu zǐ diàn chūn.
梨笑清都月,蜂游紫殿春。
gòu pí fēn bù wǔ, jué ruǐ fèng jūn qīn.
構脾分部伍,嚼蕊奉君親。
chì yǔ pō tóng lèi, xīn shén gù yì lún.
翅羽頗同類,心神固異倫。
ān zhī rén shì lǐ, bù yǒu shì rén rén.
安知人世里,不有噬人人。
lán huì běn tóng wǎn, fēng shé yì zá jū.
蘭蕙本同畹,蜂蛇亦雜居。
hài xīn jù dú shì, yāo yàn liǎng chuī xū.
害心俱毒螫,妖焰兩吹噓。
léi zhé tūn shì zhǐ, kū fén cháo xué chú.
雷蟄吞噬止,枯焚巢穴除。
kě lián xiāng jì è, wù wèi huò wú yú.
可憐相濟惡,勿謂禍無馀。
“梨笑清都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