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酣紅膩綠三千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酣紅膩綠三千頃”全詩
出自淤泥元不染,開於玉井舊知名。
暑天勝似涼天好,葉氣過於花氣清。
何事濂溪偏愛此,為他枝蔓不曾生。
分類:
《東湖荷花》釋文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湖荷花》是宋代釋文珦創作的一首詩詞,描繪了東湖的荷花景色。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湖水面上茂盛的荷花,絢爛紅色和翠綠色交相輝映,面積達三千頃,波紋起伏不斷變化。它們從淤泥中生長而出,卻沒有被泥沙所染污,開放在玉井旁,已經成為一種享有盛譽的景觀。在炎熱的夏天,荷葉的清涼勝過花朵的芬芳氣息。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濂溪如此偏愛這片荷花湖泊,以至于沒有在其他地方生長?這是個令人深思的問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東湖的荷花景色為主題,通過對荷花的描繪和對荷花與環境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荷花的贊美和對自然界奇妙變化的感嘆。
詩中的荷花以其鮮艷的紅色和翠綠色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作者形容湖面上的荷花綿延廣闊,給人以壯麗的景象。荷花的波紋變化無窮,展現了自然界的神奇和變幻無常。
作者用"出自淤泥元不染"的形容,表達了荷花在惡劣的環境中艱難生長的意境。盡管荷花從泥沙中生長,卻沒有被污染,仍然保持著純潔和高雅的形象。
詩中還描述了夏天的荷葉清涼勝過花朵的芬芳。這種描寫通過對比,表達了荷葉綠意盎然的清涼感和對炎熱天氣的解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荷葉清涼的涼爽之感。
最后,作者思考了為什么濂溪偏愛這片荷花湖泊,為什么沒有在其他地方生長。這個問題引發了讀者的思考,以及對荷花和自然選擇的深入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荷花的描繪和對自然界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奇妙和變化的敬畏之情,同時也通過荷花的形象,表達了對純潔、高雅和自然之美的追求。
“酣紅膩綠三千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hú hé huā
東湖荷花
hān hóng nì lǜ sān qiān qǐng, zǒng shì bō shén biàn huà chéng.
酣紅膩綠三千頃,總是波神變化成。
chū zì yū ní yuán bù rǎn, kāi yú yù jǐng jiù zhī míng.
出自淤泥元不染,開於玉井舊知名。
shǔ tiān shèng sì liáng tiān hǎo, yè qì guò yú huā qì qīng.
暑天勝似涼天好,葉氣過於花氣清。
hé shì lián xī piān ài cǐ, wèi tā zhī wàn bù céng shēng.
何事濂溪偏愛此,為他枝蔓不曾生。
“酣紅膩綠三千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