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保全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得保全盛”全詩
開敷多喻草,凌亂被幽徑。
壓砌錦地鋪,當霞日輪映。
蝶舞香暫飄,蜂牽蕊難正。
籠處彩云合,露湛紅珠瑩。
結葉影自交,搖風光不定。
繁華有時節,安得保全盛。
色見盡浮榮,希君了真性。
分類:
作者簡介(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父元寬,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
《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元稹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述了一幅早春時分進入永壽寺觀賞牡丹花的景象。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早上進入白蓮宮,琉璃花界分外幽凈。各色牡丹開得如此繁茂,凌亂地鋪滿了小徑。彩色石子鋪滿了地面,在霞光和陽光的映襯下更加絢麗。蝴蝶翩翩起舞,香氣在空氣中彌漫,但是蜜蜂頂著花蕊卻難以直入。花叢中籠罩著彩云,露水像紅寶石一樣晶瑩。牡丹葉子交疊影影綽綽,隨風搖曳光影不穩定。如此繁華的景象有時也會凋零,怎樣才能保持永葆盛勢呢?顏色絢麗的花朵注定會逐漸凋謝,但是我希望你能保持真實的本性。
這首詩詞以描繪牡丹花的壯麗景象為主題,通過對牡丹花的各種表現形式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大自然美的贊美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形容詞和修辭手法,如“開敷多喻草”、“壓砌錦地鋪”、“搖風光不定”等,使整首詩詞充滿了畫面感和節奏感。詩人通過對牡丹的形態、色彩和花朵的香氣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和大自然的美麗。
整首詩以“繁華有時節,安得保全盛”一句為轉折,表達了詩人對于事物興盛不可永久的思考。牡丹花雖然繁華絢麗,但終究會凋謝,牡丹花的綻放和凋謝也象征著人生的短暫和無常。最后一句“色見盡浮榮,希君了真性”則可以理解為詩人對友人的期望,希望友人能夠保持真實的本性,不被世俗之美所迷惑。
這首詩詞以具體的事物描寫來表達抽象的哲理,關注了自然和人生的轉瞬即逝。整首詩詞以美麗的花朵為載體,給人一種富有生機和詩意的感覺,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安得保全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yáng shí èr lǐ sān zǎo rù yǒng shòu sì kàn mǔ dān
與楊十二、李三早入永壽寺看牡丹
xiǎo rù bái lián gōng, liú lí huā jiè jìng.
曉入白蓮宮,琉璃花界凈。
kāi fū duō yù cǎo, líng luàn bèi yōu jìng.
開敷多喻草,凌亂被幽徑。
yā qì jǐn dì pù, dāng xiá rì lún yìng.
壓砌錦地鋪,當霞日輪映。
dié wǔ xiāng zàn piāo, fēng qiān ruǐ nán zhèng.
蝶舞香暫飄,蜂牽蕊難正。
lóng chù cǎi yún hé, lù zhàn hóng zhū yíng.
籠處彩云合,露湛紅珠瑩。
jié yè yǐng zì jiāo, yáo fēng guāng bù dìng.
結葉影自交,搖風光不定。
fán huá yǒu shí jié, ān dé bǎo quán shèng.
繁華有時節,安得保全盛。
sè jiàn jǐn fú róng, xī jūn le zhēn xìng.
色見盡浮榮,希君了真性。
“安得保全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